张凤阳默默点头,没多说话。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就始于不起眼的沉默与点头之中。
同一天,大洋彼岸白宫,罗斯福在一份报告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美国第一次拨款10万美元,用于原子弹研发。
圣诞颂歌夹杂醉话和铁轮子的咔哒咔哒声传过来,颇为刺耳。奥本海默不喜欢俱乐部专车,圣诞颂歌叫他很别扭,可他需要喝酒。雪夜,快车一路怒吼着奔向马萨诸塞州,他愁容满面。1年前第一次参加“铀计划”,奥本海默在工作中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将分散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试验室集中在一起。理论物理学家、实验学家、数学家、军事专家及辐射化学、冶金、爆破和精密测量等各行专家都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建议在秋天,一经提出,就得到全力支持。自己不只是建议发起人,而且在康普顿眼中,是位卓越的组织者。康普顿就将最高试验室领导责任交给自己。一月前,陆军部长助理约翰·麦克洛埃签署征用洛斯阿拉莫斯的命令。几天后,第一批挖掘工人到达,挖掘“技术地带”车间地基。在军方的主持下,基地建设工作进展迅速,但却有一个最大问题,人。
如果不能说服物理学家来沙漠边缘的秘密实验室工作,一切便都是空谈。在基地动工兴建当天,奥本海默只有强打精神,在全国到处奔波,说服物理学家同意来到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签署一项受限制的合同,在战争期间不能离开洛斯阿拉莫斯,连同家属一起将与外界隔绝。而且说明生活条件也不是非常舒适。
尽管招募人手时,奥本海默并没有隐瞒困难,但招募行动还是获得成功。对于某些物理学家,用:德国人可能制造成功原子弹,中国人已经造出原子弹,来激励,对另一些人就夸大新墨西哥的景色。总之,千方百计通过细节上观察说服他们。
“不对,应该再换一种方式,他的性格是……”奥本海默再次在心中调整说服一位辐射化学专家的方式。
尽管飞机很快,但奥本海默的“猎头之旅”仍然选择火车。一方面因为是一次从西至东的猎头之旅,另一方面则是在火车上有充足时间,让自己反复斟酌说服他人的方式。听到旁边削瘦老头自言自语,一旁两名军方派来的安全人员彼此对视,暗笑不已。虽然早已经习惯了奥本海默的自言自语,但偶尔仍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服务员,请给我添一杯威士忌。”隔着几个坐位的一位中年绅士叫服务员。偶尔他会将视线投向两个年轻人,“只不过是普通士兵罢了。”数分钟后,正享用威士忌的中年绅士从两个年轻人的举动中,得到答案。看来没错,格罗夫斯非常反感“胡佛风衣”,严禁联邦调查局介入他的范围,所以联邦调查局在这一区域没有任何势力。
尽管早从情报资料中获得情报,但出于谨慎,每次行动时,他都会谨慎小心远距离观察,以确定绝对不发生意外。作为一个清理专家,想在这个行当里永远生存下去,谨慎必须放在第一位。
奥本海默用完晚餐起身离开时,隔两个座位的中年绅士同样起身朝餐车外走去,一前一后,当中年绅士经过奥本海默身旁时,右手戒面不经意的触碰奥本海默手面。
细微刺痛,让奥本海默眉头一皱,并没有在意。此时,中年绅士已走出数英尺,碰到女士时,还会轻轻点头致意。一个半小时后,奥本海默在波士顿火车站下车,随后径直去了一家酒店。无论是奥本海默或他身旁两位业余“保镖”都没有留意,他们在车上碰到的绅士,下车后,仍跟着他们。
凌晨,一辆拉警笛的救护车驶入酒店,一名高烧病人被紧急抬上救护车。街对面,一位站在雨中,打伞的中年人,面无表情地看着远离的救护车。四天后,波士顿邮报不显眼角落里,登出一则新闻:知名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于昨天下午在波士顿医院,因高烧引发肺炎,造成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去世。
此时,在火车上和奥本海默有错肩之缘的那位中年绅士,已经离开波士顿。随后几天,美国各地医院先后接治十几名症状相同的病人。
第231章 以血摆脱贫困
“在此地,不会重演敦克尔刻的历史。如果必须撤退,就得杀出去,决不会选择投降或溃退。”蒙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