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德里联系上了。”消息成为撤入雨林后十五天来最好的消息,在热带林中不胫而走,一夜之间传遍全体官兵。死气沉沉的大森林,第一次升起希望之光。
希望之光在英军心间升起时,英帕尔城效,数千米高空,但却带牵引索的大型飞艇上,技术人员忙碌不停。这是一艘试验型电子干扰飞艇,利用同功率电波压制干扰敌军通信,是西北大学物理学院最新成果。自从英军撤入丛林后,干扰飞艇就一直发挥异常重要的作用,之前发生设备故障,让电子干扰中断了十余分钟,暴露出设计问题。
“长官,发现蒙巴顿司令部位置。”几十分钟后,一份被破译的英军电报,从国内发回到英帕尔城63军司令部。彭得华接过电报,在地图上标定位置,仔细思索良久,才抬起头,“命令空军第九航空队,明日对dr-16地区实施轰炸,机降。”命令从63军司令部发出。
次日,太阳升到树顶,天空传来飞机引擎声。森林骤然沸腾。
“我们的飞机到了。”因为昨天发出电报的缘故,所有人深信,今天来的飞机,一定是营救自己,空投物资的英国或美国飞机。
“有救了。”丛林树冠下,疲惫不堪的士兵兴高采烈,狂奔乱跳。忘记饥饿、伤痛、疾病。躺在担架上的坐起来,拄拐杖地扔掉拐杖,不约翘首张望,焦灼的注视天空。
可飞机在哪?热带雨林厚厚的绿色帷幕,将天地隔开,密不透风的树林阻断视线。只听见飞机由远而近,渐渐飞临头顶。巨大轰鸣把森林震的嗡嗡作响,鸟兽四散奔逃。士兵只听见引擎声,看不见飞机踪影,急的在树林里又奔又跑,又喊又叫。有的敲响铁器,有的拼命摇曳树枝。精明的人,开始寻找燃烧物,燃起三团烟柱,心中祈祷一定要被发现。
“发现目标,先导机准备投弹。”远远发现三团烟柱,4000米高空轰炸机飞行员惊愕不已,绝不是国防军地面部队布置的信号,难道是敌军?与此同时,h-32弹舱盖弹开,12000公斤重型炸弹露出峥嵘。丛林轰炸,杀伤半径2公里的巨型炸弹效果要远优于小型航弹,在瞄准镜对准其中一团烟柱时,投弹手轻轻按下投弹按钮。
第210章 亚洲的未来
清晨,进城的几条高速公路出现车流车海、广播内播报交通信息,西北市从晨曦中醒来,拉开一天的喧嚣。早在10年前,当都市居民郊区化趋势显现之时,西北就走在全国最前方,645万居民中的80%生活在郊区“象样的房子里”。
国务院大厦也迎接来新的一天,一楼挂识别牌的志愿者一如既往接待参观国务院的游客,而其它楼层国务院职员,继续忙忙碌碌的工作。19楼总理办公室内,国务院秘书早早将报告置于总理办公桌上,报告用不同颜色分门别类,颜色不同,决定报告的优先级别。
7时15分,总理尚未到达办公室时,中央调查局副局长冷峰早早到达总理办公室,端坐在候客室沙发上,面前茶几上放着一个密码箱,箱内放置的是总理每天第一件公务。中央调查局情报分析人员对中国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撰写世界上最昂贵、最独家的报道:《总理每日简报》,每天向总理及其高级顾问提供对当日世界大事的分析。
过去简报直接送到总理住处,战争爆发后,为便于公务处理,司马移居20楼总理官邸。20层一层相当三层,有中式风格住宅、空中花园、中西合璧庭园,中式庭园里有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风格造景,令人仿佛置身古代。西式庭院有苗圃、花艺、雕塑、水池,洋溢浓浓西方风情,中西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未显得突兀和怪异,美不胜收。
只不过官邸建成后,只有杨永泰出任总理期间真正使用过,其它时间一直闲置。司马不喜欢居于高楼,绝大多数时候住在勋贵区私宅中。但战争爆发后,为便于公务和应对外界责难,只能抛弃个人爱好,搬进空中花园。尽管总理住进空中花园,但冷峰并没有直接将《总理每日简报》送到总理餐桌旁,而是在办公室中等待。
战争状态下,任何人的习惯都会发生变化。过去,总理不到8时29分,绝不会到达办公室,而现在总理往往会在7时29分前到达办公室,然后在办公室一边享用早餐,一边翻看《每日简报》。8时30分,按照例行日程,总理会接见参谋部和国防部官员,听取战事报告,9时30分。开始处理公务。12时准时吃工作餐,中午休息2小时后……
中央调查局副局长冷峰,对总理行程了如指掌,并不亚于特勤局。今天,冷峰并没有往日半闭眼睛等待总理的闲情逸致,不停地看手表,显得焦急不安。又过13钟,一身休闲打扮的司马手中提妻子特意准备的早餐,旁若无人在海军副官陪同下进入“办公室”,一如既往与漂亮女文员打招呼。男人在清晨看到办公室美女,无疑是赏心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