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页

夜里,号称丛林之王的老虎正在觅食。大象、野猪纷纷出动。黑狼、印度豹、马来熊,凶残的食肉类猛兽,白天养精蓄锐,夜间纵横山林。万籁俱寂中,处处杀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搏斗比白天更残酷,更无情。但这些动物却是饱受折磨的英印官兵的美味佳肴,维系英印军的生命。

正在丛林中跑动帕弟听到前方传来树枝被踩断的声响,立即向后打了个手势,随后依在树旁,轻轻打开no5半自动步枪保险。因为数量有限,no5半自动步枪只配备给最优秀士兵,以前,后勤兵帕弟根本没资格使用no5,但进入丛林,当帕弟带回两条数十公斤重的蟒蛇还有大量食物后,帕弟除了被提拔为中士,还得到no5半自动步枪。

第一次接触no5半自动步枪,帕弟就留意到表尺下方“cha bhaster”字样。no5半自动步枪是中国公司设计,战争爆发后被英国采用,第一批no5步枪甚至就是在中国生产,而这支武器显然是由中国公司生产的。一个黑影出现在准星套环中,接着又是一个,帕弟冲身后朋友打了个手势,瞄准第一个,轻轻扣动扳机。

一声刺耳的枪响打破雨林的寂静,趴在地图边的蒙巴顿本能般抽出腰间手枪,几天来,部队屡次遭遇中国军队伏击,数千人惨死在骚扰和伏击中。打空10发弹匣后,帕弟意外发现中国军队火力微弱,甚至不及过去一人的火力。但黑夜中醒目的枪口焰却表明,对面敌人至少十几人。难道……

漆黑雨林中传出英语叫喊,其间掺杂乌尔都语。帕弟连忙示意大家停火,回复对面喊话。几经确认后,终于一个黑影战战鼓兢从树后走出来,是自己人。就在蒙巴顿召集部下组织战斗、撤退时,一名衣衫褴褛的军官兴冲冲冲进帐篷,“阁下,碰到斯利姆中将部队。”

“斯利姆中将,他在什么地方?快,赶紧带我过去。”

眼缠绷带的蒙巴顿激动不已,斯利姆中将奉命从另外一条路撤出英帕尔,没想到竟会相遇。突如其来的惊喜让蒙巴顿忘记左眼的痛楚和腥臭味。蒙巴顿磕磕绊绊走到斯利姆营地时,躺靠在树木上,疲惫不堪的士兵向最高司令致敬。帐篷中,斯利姆中将见蒙巴顿眼缠绷带被人牵引着走进指挥部,激动的紧紧拥抱总司令,碰到他,不知道是幸运还是……

“你的部队还剩多少人?”面对蒙巴顿的询问,斯利姆无奈地摇摇头。撤到丛林后,到底死了多少人?还剩下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一路上,尸体横陈,白骨森森。有的躺在路边,有的倒在树下,有的卧在溪边。也有成堆成堆死在帐篷里的。到处都泡着死尸,地上的积水和河水没人敢喝,渴了,只能接树叶上的雨水。死的人太多,根本没办法统计。

“阁下,撤入雨林时我的部队有48000人·两天前,遭到中国人伏击,至少万名中国士兵布好陷阱守株待兔,很多人未放一枪就选择了投降,他们受够了热带雨林的折磨,只有不到5000人随同我突围,至于其他人……”斯利姆黯然失神,14集团军完全消失。英印军毫无准备撤入丛林,而且士兵远不如中国士兵吃苦耐劳。

“现在一半都是病号,每秒钟都有人葬身雨林。”蒙巴顿并没有表露太多情感,反而若有所思。

“中国人可以借助丛林进攻,我们同样可以借助丛林成功撤退。重整旗鼓,补充坦克、大炮和飞机,彻底击败中国人。此次,绝非溃败,而是第二次敦克尔刻。我们最终将有足够的物资保证胜利。以后,事实会证明这一点。”撤退时,在英帕尔信誓旦旦的宣言言犹在耳,但宣言变成了笑柄。热带雨林就像魔鬼,吞噬一切。

“我们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丛林作战时,直升机和运输机会给他们补充物资,伤员可以用直升机迅速送回医院。而我们头顶上飞行的是中国飞机,只要被侦察机发现,要么轰炸,要么在险要地点,遭受伏击。亚细亚纳粹冲锋队员坚韧顽强,在丛林中穿梭自如,即便没有直升机,也会抢在前面,到达指定伏击地点。科希马城失陷,如果不是……”

斯利姆异常消极,也深信中国人是天生丛林战神的谣言,丛林是英印军的地狱,但却是中国人的天堂。

“总会渡过难关,相信我,是天气的原因,一旦天气好转,联系上新德里,就能得到药品和食物。”蒙巴顿极力安慰心灰意冷的斯利姆中将。撤入丛林后,无线电通讯就变成摆设。不知道为什么,电台一直处在强烈干扰中,一定是丛林特殊气候所致。

但坏天气总会结束,从第一天起就不曾死心的理查德,又一次和几名技术军士把无线、电台捣腾一遍,继续呼叫。自己也不记得,已呼叫过多少遍。几天来,电台里只有沙沙声,根本无法收发电报,究竟怎么回事?理查德迷惑不解。突然,充满电磁噪音的耳机里传来短促响声,是新德里的回音,理查德飞速按动键钮,把报告部队位置、处境的电文发出去。

刚拍发一半,电台内再次传出干扰电磁声。尽管如此,理查德还是长松一口气。虽然电报没拍完,但还是把部队信息,包括蒙巴顿和斯利姆中将的消息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