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页

远东军参谋长萨瑟兰将军清楚,巴丹从未给中国人重创,并挫败中国进攻,停止进攻是因为想用最低伤亡,围困战换取美菲联军主动投降。

“萨瑟兰,任务已不再是打败白崇禧,海军失败令增援化为泡影,该死的日本人已经向美国宣战,日军很快就会占领荷属东印度。美军潜艇很难再提供补给,巴丹已成死地,必须果断放弃巴丹。和白崇禧尽力周旋,设法拖延3~5周,力求冲破中国人的包围圈,跳到北面三描礼实山脉密林中打游击,求得一线生机。”

神情颓废的麦克阿瑟指着作战地图沮丧不已。投降不是唯一选择,至少不是自己的选择。一月前,就用一封接一封电报,向华盛顿强烈呼吁:要么战,要么和。尽管马歇尔将军断然打消投降可能,同时还提醒,只要还有抵抗的可能,就不能谈论投降。

而自己则向罗斯福总统保证,菲律宾部队没有丝毫缴枪投降的意图。

“我打算在巴丹岛战斗到毁灭,然后在科里吉多也这么做。”但再进行徒劳战斗还有意义吗?战斗无非是让更多人死去而已。

“将军,华盛顿电报。”一名通讯官走进来,萨瑟兰注意到他表情极不自然,电报内容是什么?萨瑟兰迷惑不解。

麦克阿瑟接过电报,登时暴怒,“该死的官僚,竟然让我在这个时候离开巴丹。”麦克阿瑟挥舞电报大声咒骂华盛顿,拒绝增援不说,现在竟要求自己离开。如果不能履行与守军同甘苦与巴丹共存亡的承诺,自己的形象就全毁了,士兵现在叫自己麦克阿瑟狗,到那时会怎么称呼?

从麦克阿瑟手中接过电报,萨瑟兰发现是总统、马歇尔和陆军部长联合签署的电报,命令麦克阿瑟立即乘坐潜艇,转赴墨尔本,统率澳大利亚美军。华盛顿显然认为,牺牲麦克阿瑟这位在美国深孚众望的英雄,在政治上是灾难。而且美、英、荷、澳盟军司令部行将垮台,菲律宾南面的新几内亚、澳大利亚面临危险。

由于英国集中精力对付即将进攻印度的中国军队,所以,属英国势力范围的澳大利亚,就越来越依靠美国。罗斯福、马歇尔一致认为有必要任命新的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是绝佳的候选人。恰巧此时,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同英国人因派兵出征中东意见不合,因而向华盛顿提出,要求麦克阿瑟前去负责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立即回电给罗斯福,我要与守岛部队共存亡。”麦克阿瑟对通讯官咆哮,如果离开,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积聚的声望将毁于一旦,绝不能接受。

“萨瑟兰,如果华盛顿拒绝,我将辞去所有职务,作为一名志愿兵加入巴丹守军。我承诺过,我会与士兵共甘苦,与巴丹共存亡,我不会改变观点。”

萨瑟兰叫住通讯官,“道格拉斯,你不能这么做。现在留在这里毫无意义,没有增援,情况不为外界所知。如果你到澳大利亚,能集结起一支强大力量,可以再次打回菲律宾,光复巴丹,去澳大利亚显然比留在巴丹更有用。将军,你必须接受华盛顿的命令,到澳大利亚更能为被困官兵做实事。”

1月19日,温赖特被召到科雷告多尔。萨瑟兰通知,麦克阿瑟将于次日晚乘潜艇离开菲律宾去澳大利亚。萨瑟兰告诉温赖特,将委任他为新建立的吕宋部队司令,指挥吕宋所有部队。

“如果你同意,琼斯将军将加上一颗星,接替你指挥第一军。”麦克阿瑟从马林塔缝道东端一座灰色小楼里出来,对温赖特正色地说:“我要你通知部下,我屡次反对无效后不得不离开。”

“当然,一定办到,道格拉斯。”温赖特明白已成定局,道格拉斯离开意味华盛顿决定彻底放弃巴丹,美国不愿意看到一位上将战死沙场,投降的屈辱将由自己承担。

“到澳大利亚,我会尽早回来,多带些东西回来。”道格拉斯紧紧握住温赖特的手,极力表明,一定会兑现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