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什维利从来不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干扰,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后悔,不知懊悔为何物,就像他不知仁慈和同情为何物。十七大以后,苏俄社工党党员人数减少了33万,当然他从来不关心。
朱加什维利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答应他们?不,进攻中国和白俄,不符合苏俄利益。但我们不应该拒绝,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静静的等待。三年前,我们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是为西方边界安全。今年我们与德国签定四国条约,同样是为西方边界安全。相比德国,白俄的威胁无疑更大,所以一个安全的西方边界至关重要。尽管希特勒的承诺充满谎言,但在他解决英国前,绝对不会向我们发起进攻。随着美国参战,英国绝不会战败,一旦德国在北非遭受重创,德国的失败无可避免。英美进攻欧洲大陆时,我们将以解放者的身份解放大半个欧洲,红旗将会在半个欧洲飘扬。”格鲁吉亚口音的狂言充斥办公室。
“中美战争漫长而艰难,海战或许可以左右太平洋战局,但亚洲战争会成为美中流尽鲜血的绞肉机。到那时,我们才能肯定的答复英美。苏俄将站在正义一方,向中国、白俄发起进攻。拥有半个欧洲和半个中国后,苏联工业力量将远超美国,最终无产阶级政权将会赢得世界,腐朽而坠落的资本主义会被社工主义取代。”朱加什维利眼中充满疯狂。
“所以,面对白俄挑衅,我们必须忍耐。中国拥有55亿人,加上突厥斯坦的土匪和移民,拥有6亿人口,即便有太平洋战场的牵制,但中国的血没有流尽前,仍拥有保护帝俄甚至入侵苏联的能力。中美宣战后,中国要求帝俄必须在乌拉尔山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尽一切可能约束军队的挑衅行为,而安娜和彼得言听计从。因为他们清楚,中国必须获得中美战争胜利,帝俄与中国休戚与共,但他们能赢吗?”
朱加什维利脸上露出嘲弄的微笑,朱加什维利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从来没有怀疑过,比如,在与德国结盟问题上,即便苏德签定盟约,但当英美面临压力时,自然会忽视盟约,帝国主义国家间永远是利益,不像社工主义。想到这,朱加什维利突然想起一个东方小矮子,怒不可遏。东方小矮子十五年前玩弄了苏联和自己,在日本问题上,苏联不得不打掉牙肚子里吞。总有一天……
“无庸置疑德国必将失败。德国失败后,中国将面对世界的进攻,我们从乌拉尔、突厥斯坦发起进攻,而美国人和英国人从太平洋、中东、印度、东南亚发起反攻。即便中日结盟,失败仍无法避免,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朱加什维利声音猛地一顿,拿起烟斗装填入烟丝,悠然自得的点着烟,美美吸了两口,烟雾在他手间弥漫。
“莫托洛夫同志,转告艾登,我们对丘吉尔首相的建议非常赞同,我们将会认真对待。同时,我们需要通过秘密渠道告诉中国人,苏俄支持中国解放亚洲殖民地的举动,询问中国是否可以支持苏俄在土耳其的行动,总之,必须让中国人……”
第142章 西线与新殖民主义
“相信他们的诚意?”司马的唇角一扬,神情中满是讥讽之意,如果说希特勒橄榄枝是恶魔的诱惑的话,那么朱加什维利的承诺,无疑是魔鬼的语言,两者的话从来就没有一丝可信性,这或许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就在朱加什维利透过商业渠道表示自己的“诚意”时,从美国发回的情报就已经到了自己的桌上,英国外相秘密访问苏俄,可能与苏俄就东方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这一前一后两份情报,无疑将苏俄的野心彻底暴露。在某种程度上,朱加什维利和自己的当初抱定的主意有些相近,大家脑子里所想的只有四个字“趁火打劫”。
“如果说,苏俄有什么诚意的话!我宁可相信英国人早在一年前,就会把亚洲交给我们!”
“总理……”听到总理的讥讽,顾维钧想提醒着总理一些问题。
“我知道,我们现在不适合得罪苏俄,苏俄的这种许诺,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少川。”司马抬头望着顾维钧。
从最初外交部一直不太赞同对美开战,甚至直到现在,外交部仍然通过一些渠道向美国以及英国表示中国的意愿。当然这种意愿是带有一定条件的,而且又是两国暂时又无法接受的,但这一行为是在自己的默许下。
甚至于在开战前,自己和顾维钧,还有内阁就已经对许多问题包括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在战争初期对美国释放出适当的和平信号的同时,继续的完成十几年前制定、并不断加以完善的“辛亥计划”,尽管无论是美国或者英国都不可能接受这个和平信号,但是种子却已经种下,只等着适当的时候发苗。
对美国、英国的作战计划和准备在始自于共和14年,亦是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准备这场战争,完成了诸多的准备的同时,同样千方百计的避免战争,这或许是中国身上的矛盾性,对于中国而言,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无疑是最好亦最诱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