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页

“砰!”厂房内传出闷响,十余米长结构复杂的精密机械旁,一个年轻人正在忙碌,头发凌乱、满面乱蓬蓬的胡须,与李鸿泰的衣冠楚楚形成鲜明对比。

“鸿齐,试验怎么样了?”李鸿秦关切的询问弟弟。

“还行,比先前顺利。”李鸿齐擦擦眼镜片上的水珠,头也不回地注视着高精密的“蒸气弹射器”。闻到大哥身上浓浓的酒臭,李鸿齐皱皱眉,“哥,钱解决了吗?”没有钱,试验很难继续,意味着先前数十万元投资付诸东流。

李鸿秦点点头,“十五万,通过几个朋友,又弄到十五万。”

李鸿齐并不知道大哥筹集经费的艰辛,“十五万,应该差不多了。”

“鸿齐,为什么你不像其他人……”

“大哥,我发现了最简单的方案,在汽缸内放置密封条,然后通过前进活塞,将汽缸里的金属密封条直接顶入汽缸缝,并利用缸内压力将密封条压紧,从而保持压力防止泄漏。”

李鸿齐打断大哥的话,向大哥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拿出图纸,“大哥,我的想法是在在弹射活塞内加装金属密封条,活塞内有两个上下错合轮轨。后部轮轨可令金属密封条与汽缸缝保持平行,而前部轮轨将压住汽缸缝,从而让开汽缸缝,使得驱动活塞毫无阻遏的在汽缸内运动……”

李鸿齐兴奋地向大哥介绍改进设计,蒸气弹射器是自己的全新设想,海军弹射器是技术上较可靠的飞轮式弹射器,可是,弹射器运作复杂,令本来已经复杂的升空更困难,导致升空延误。这个难题困扰航母多年,弹射器被列为淘汰设备。尽管大部分飞机能凭本身动力在航母甲板上起飞,装备弹射器是为了让航母在短时间内让更多飞机升空。

技术发展令海军飞机一代比一代重,f-2式舰载战斗机起飞重量24吨,而f-4战斗机达到335吨,攻击机普遍比战斗机重15倍以上,未来海军舰载机重型化不可避免,因此海军急需更简便可靠的弹射器。自己曾设想利用舰上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弹射器的可能性,但谁会在意一个21岁小伙子的异想天开,而且没有证据证明蒸汽弹射器功率高于成熟的空气液压弹射器,没有人支持自己的设想。

凭着少年人的冲动,大学一毕业,就拿着父亲留给自己的财产,全身心投入蒸气弹射器的设计,一开始是纸面设计,后来微缩模型试验,试验最耗费钱,试验用设计模型需要花钱委托加工,要不是大哥鼎力支持,试验早已无以为继。

技术方面,为提高弹射器效率,蒸气弹射器采用“直接驱动”的概念,着重点是降低驱动装置总重,从而改善弹射器的加速效率。在这种概念下,设计了开缝式汽缸。活塞和牵引器直接连接,以降低活塞和牵引器两个动态结构的重量。但难度是既要让驱动活塞和牵引器在汽缸缝里自由移动,又要防止蒸汽泄漏,保持工作压力。

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在汽缸缝设置弹性结构,既能让活塞通过,又可以在活塞通过后防止蒸汽外漏。按照设计,可以将七吨重的飞机加速到160公里。可试验发现,弹性密封装置在高压状态下密封效果很不理想。试验证实蒸汽弹射器的功率远高于液压弹射器,弹射造成的蒸汽消耗对推进功率影响不大,而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难题就是汽缸密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弹射器才会成为海军的制式装备。

“鸿齐,技术方面我是外行。”弟弟的模样让李鸿秦颇为无奈。弟弟四年前迷上弹射器后,沉迷其中,试验耗尽父亲留下的财产,连累自己也负债累累。固执的弟弟不愿意让风险投资公司分享“发明”,李家为了试验耗空家底,幸好自己做律师,每个月有数千元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但试验不能成功,二十多万元负债足够把自己送进监狱。

“大哥,如果试验顺利,就只剩下两个问题,第一是气缸缝受缸内压力扩张的问题,初步解决方案除加强结构外,加装密封条,密封条在气缸缝外部形成完整的钩形结构,夹住汽缸缝,防止压力增大时汽缸缝扩大。第二是弹射气缸本身受热变形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海军和我们一起解决。我决定,解决气缸密封问题后,就会邀请海军部参观试验,他们一定不会拒绝安全而先进的弹射装置,大哥,你的投资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回报。”

李鸿齐非常感激大哥的鼎力支持,等海军买下弹射器,公司股份至少一半以上都将属于大哥。李鸿秦心中暖洋洋的,至少弟弟还惦记着自己,自己不惜一切的支持,值得。弟弟试验成功比什么都重要,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弟弟。而且一旦技术被海军采用,回报会异常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