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西垂,站在尔灵山上,一名背步枪的士兵弯下腰,随手从地上抓把松土,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土中混杂着数十粒弹片,在一截一米不到的树干上,嵌进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个山头,在十九年前被炮火削平两、三米后,再一次被削平数米,这座山已经完全被鲜血浸透了。
山头上,大块大块的堡垒混凝土壁像孩子们玩的积木东倒西歪,裸露出其中的钢筋,在堡垒底下还在冒烟,数以千计的日本兵被埋在底下,在围困期间日本兵不顾一切用简陋的工具,将堡垒下山体掏空,修成数层狭窄坑道,坑道内有上千个射孔,从一些坑道入口处传来刺鼻的浓烟,夹杂腐烂尸体臭味。
经过48天围困战之后,已经被饥饿、干渴折磨成鬼蜮一般的日本兵完全丧失了战斗下去的勇气,但是绝望却带来自杀式攻击的疯狂,复杂而狭窄的坑道体系内战斗令进攻部队遭受一定损失,在激烈的坑道战斗中,尽管国防军大量使用手榴弹、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以及毒气罐去追逐藏在地下的猎物,战斗已变成狩猎,但进攻部队仍然付出伤亡一千一百零八人的代价。
日本关东派遣军司令武腾信义中将以及七名参谋人员的尸体,在地下司令部内发现,武腾信义是剖腹自杀的,头已经被砍掉,伸开四肢躺卧在石地上,下面垫的草席已被血浸透。在尔灵山山头上,曾经耸立着被捧为“军神”的乃木希典攻陷旅顺后,用尔灵山上的弹片铸成的子弹形纪念碑,现在已经不知道被炸到了什么地方。
山头上,军乐队奏起《共和中国颂》,第一集军团军官以及各师代表立正行礼。旗手升起五色旗,表明国防军占领尔灵山,在中国大陆日军已不复存在!在国旗升起后,望着从坑道赶出来举着双手,浑身赤裸散发着刺鼻臭味的日本兵,张镇国骄傲而自豪。
“长官,这些人也够可怜的……不过话说回来,又不是咱们请他们来的,长官,既然都要处决,让他们做个饱死鬼吧!”年轻参谋看到皮包骨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日本兵请求道。善良或许中国人身上最大的优点,有时候也是一个毛病,就像现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恨不得生食日本兵,现在却同情心泛滥。
1921年11月28日台湾文化协会出版的《会报》第一号刊载了一篇文章《临床建议》,将台湾比喻为病患,进行全面性诊断,指出当时台湾症状及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时间: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患者:台湾;姓名:台湾岛;性别:男;年龄:移籍已有27岁;原籍:共和中国福建省台湾道;现住所:日本帝国台湾总督府;经纬度:东经120~122度,北纬22~25度;职业:世界和平第一关门守卫。
遗传:明显具有黄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统;素质:为上述圣贤后裔,素质强健,天资聪颖;主诉:头痛、晕眩、腹内有饥饿感,最初诊察患者时,以其头较身大,理应宣于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识问题加以询问,其回答不得要领,可想像患者为低能儿……既往症:幼年时(即郑成功时代),身体颇为强壮,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品性行高尚,身手娇康,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体逐渐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节操低下……
台湾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大陆架上中国第一大岛,甲午战争战败后腐败的清廷割让台湾予日本。虽说无力回天,但无数台湾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拱手让台。割于倭人的28年时间里,台湾人掀起数次轰轰烈烈的抗日起义,尽管起义一再被镇压,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或许接受着皇民教育,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是中国人。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热风一阵一阵吹在人脸上,蓝色的海水不时拍打海岸,海滩上夕阳斜照,几只鸥鸟在天空自由翱翔。临近傍晚,疏疏落落下了几点雨,雨水并没有让下午燥热的天气变得舒适,反而让地面变得更像一个蒸笼,人们仍能感得滚滚热浪。
李清明放学后朝家走去,美丽的沙滩上散布很多用木头制造的障碍,每户人家每三天必须按照驻军提供的图纸,交出一个木制障碍物,在日军强迫下,很多人家不仅砍掉家里的树,甚至不得不把棺木拆掉,木制脚架都被堆到海岸沙滩上。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下海?”蓝色的大海让的李清明向往意,不过李清明不敢朝海滩走,如果让日本兵和走狗巡逻队看到自己下了海,一定会枪毙自己,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小孩因下海,而被日本兵殴打,其中有一个还被公开枪决。
“你们就嚣张吧!能张狂到什么时候,等国防军打过来……”望着海岸上背枪巡逻的日本兵,李清明心中发狠。
尽管石观音镇上少有的十几台收音机大都被井村大队长下令没收,但是人们还是得知,日军在旅顺和朝鲜的惨败,祖国会忘记台湾吗?当然不会,就连日本校长从新闻中听到“旅顺战失、十万健儿玉碎”的报道后,面如土色,嘴中喃喃自语,“台湾,下一个就是台湾了!”
“杀敌何需更渡海,十万倭奴引颈同。钢铁弹雨忠魂血,捷报传来齐喝彩,国防军系民族光,挞汝倭寇阀狂。国仇重重指日雪,誓到东京饮琼浆!”李清明念叨从收音机里传出的小诗,在念到“誓到东京饮琼浆”时,李清明朝西北方望去,那里才是祖国。
“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李清明书包里装着一块黑布,这是李清明用压岁钱买的布,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李清明都会用针缝着国旗,尽管如果被日本人发现谁家中有五色旗,就会以通敌罪处决,但李清明仍然固执的偷偷缝制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