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青看着眼前疲惫不堪,面色淡然的特使,挥起的拳头落了下来,如果当年打赢了,根本不需要外交官来承受这一切,归根到底……
“陆特使,今天我们不打你,有劲,我们去打日本人,我让你活着看到我们打败日本的那一天。”林郁青怒吼道。
“兄弟们,还愣着干什么?都去给我训练,咱们要打败日本海军。”这时一名水兵突然大声吼道,然后朝外跑去。训练!再训练!打败日本海军,这才男人发泄怒火的方式。
“知道我为什么不拦他们吗?”凌霄对身边舰长说:“如果他们殴打陆子次,这样的水兵根本不可能打败日本人,他们只会迁怒于人。是咱们的无能让陆子次签下的条约,现在,他们明白为什么陆子次签下这种条约,陆子次用个人屈辱为咱们争取了时间。”凌霄扫了一眼舰桥内众军官:“记住今天,咱们又和日本签定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因为咱们的拳不硬!”
司马接到条约,内容并不出人意料,对陆徵祥也很理解,但怒火仍然在心间萦绕。
“共和政府出资赎回胶济铁路与沿线及青岛德资矿场、企业!”三份条约中最不平等的,只有这一条。自己要么在山东和日本人打一仗,然后两国大打出手,要么就只能接受,这也是原敬内阁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今年你让我出一千万,明年我让你还一亿!”折断钢笔的同时,在心中发狠。这是经己之手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历史会怎么看自己?
中国自清末开始派遣驻外使节,用“头等出使大臣”、“二等出使大臣”名义。光绪三十四年,清廷定使臣为二品专官,即“二等出使大臣”,亦即公使。共和时期,因共和中国国际地位低下,至今驻外使节均用公使名义,外国驻华使节也都称公使。公使是由国家元首任命,是国家元首派往驻在国的代表。
公使抵达驻在国后,必须向驻在国国家元首递交其国家元首签署的“介绍信”,也就是国书。国书内容非常简单,一是任命某某人为驻某国“特命全权公使”,希望对方予以接待,并对其工作给予信任和帮助,二是召回前任公使。驻在国国家元首接受新公使的国书,意味着新公使可以开始代表国家元首在驻在国开展工作。递交国书是一件非常隆重有外交事务。
共和10年12月18日12时,外交部派出两辆335轿车和四辆摩托车抵达日本驻华使馆,外交派礼宾官前来迎接日本新任驻华公使小幡西吉,这是自共和九年,因中日关系紧张,两国撤使后,日本公使再一次返回西北。坐在舒适的335车内,小幡西吉深感重任在肩,自己递交国书后,即将与中国展开胶济铁路谈判。总理府的大门敞开,车队径直驰入总理府后院。在院子的柏油路上,穿墨绿制服的仪仗队和军乐队早已在等候多时。
“小幡先生,在递交国书仪式完成之后,总理将与您交谈,您可以带一名助手参加。”总理府礼宾官陈羡森接待小幡时,向他交待。
小幡西吉点了点头,然后跟在礼宾官司身后,沿一条狭廊,朝着公使厅走去。
司马已在几十秒前来到公使厅,接受国书本应是国家元首的大总统之权责,但根据《府院权力法案》,总理府摄取接受国书的权力,毕竟外交事务由国务院下设外交部负责。
尽管内心看不起支那人,但出于外交礼节,小幡西吉仍然恭敬的按照礼宾官指示,站在年轻的中国总理面前,小幡留意到这位中国总理,神情很冷峻。
“大日本帝国公使小幡西吉阁下!”身为礼宾官的陈羡森大声介绍道。
随后小幡西吉立即用熟练的中文说道:“总理阁下,请接受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任命我为驻大支那共和国特命全权公使的国书!”小幡西吉九十度鞠躬,同时双手奉上国书,但出乎小幡西吉意料的是,支那总理竟然久久未接,于是便轻抬双目朝其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