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路廉抬眼望了望目光依然呆滞如木偶的天皇,略一沉思,朝着大岛健一看过去,又补充道:“再说,即便是直接参战,我们也并不一定需要派出帝国陆军。”
仲小路廉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向了他,显然都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直接参战而不派出帝国陆军?
这时一直如木偶般的大正走下御座,迈了两步,又回转身静静问道:“仲小外相,为什么并不一定需要派出帝国陆军?”
天皇地问话让仲小路廉一激灵,直挺挺地站起身来回复道:“陛下,帝国军队与帝国经济皆为国家兴废之根本,两者缺一不可,帝国经济可为帝国军队做出牺牲,同样帝国军队亦可为帝国经济作出牺牲。在日本,每一个国民都知道,陆军每建三个师团帝国经济即不景气一年,海军每造一艘主力舰帝国经济不景气三年,这是帝国经济多年来的牺牲。”
仲小路廉说话时分别朝大岛健一和加藤友三郎瞥去,如果不是陆海军即便是在此时仍坚持原定的军备计划,或许帝国经济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严俊。
“现在帝国经济需要帝国军队作出牺牲,这种牺牲并不是让陆军把所有的精锐都派至欧洲参战,而是派出其他的军队。”仲小路廉恭敬的半垂着脑袋说道。这是会前寺内首相作出的应急决定,或者说这亦是首相而对来自山县元帅等元老派压力的无奈选择。
“仲小外相,请您把话说明一些,什么军队不是帝国军队,你以为帝国是支那吗?”神色比先前已轻松许多的大岛健一带着些嘲弄眼神看着仲小路廉,山县元帅的保证让大岛看到了保全军队的希望。
“新建师团,用朝鲜人、台湾人作为参战师团主力。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派出一至两个常备师团前往欧洲。”仲小路廉话音未落,大多数人都惊呆了!用朝鲜人和台湾人去做炮灰!
大正天皇听罢,没再吭声,他慢慢转过头,向身旁的侍从武官做了个手势,武官长会意,转向众人:“陛下宣布会议到此,诸君请回。”
穿着和服满面皆白的老者,微抬起满是皱褶的眼帘看了眼大岛。
“大岛,接受吧!帝国的经济需军队做出牺牲,才能挽救。”
“可……元帅,我们还是需要派出两个师团去欧洲,而且赤石山脉的暴乱至今仍未平息!”恭敬的微垂着脑袋的大岛语气不很坚决的轻回道。御前会议刚一结束,大岛便来到元帅官邸,想寻求支持,但听到元帅回答后,大岛明白直接参战已成定局。
“大岛,第三师在赤石山脉遭受重创,而第六师团在俄罗斯屡遭袭击,半数官兵都是新征补充兵,新建师团将会拥有番号!”老者一句话决定了两个师团的命运,帝国经济需要保全,军队同样需要保全,但为了取信欧洲人,必须要派出一定的甲等师团,牺牲是必须的。
谁能想到这个已经垂暮之年的老者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军阀王国的始祖”山县有朋,尽管已经不再过问政事,但是他的任何动作的都足以影响到整个日本,无论是政界或军界。几十年来山县的影响力渗透到政界、官界和学术界,形成除军部外还囊括枢密院、贵族院、司法省在内的日本政治史上最大的派阀。即便是现在的首相寺内亦同样是山县的部下,与其说日本政府是天皇的政府,倒不如说是山县的政府。也正是因为山县的存在,才使得尽管现在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寺内对外政策让军队少壮派颇为不满,但仍然未有任何异动,在日本,陆军这支不安的怪兽只有山县才能钳制。
“嗨!”尽管元帅的话未明说,但大岛旋即明白元帅的意思,同时快速在脑中作出决定,派出两个师团得到的或许是三个甚至六个新建师团的番号,尽管新建师团将会由朝鲜人、台湾人组成,但战争结束之后却可以化为陆军的师团编制。自明治末年以来,陆军一直寻求机会扩充常备师,而现在扩充常备师团的梦想将在自己手中得以实现,似乎参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山县与大岛二人之间的对话,日本直接参战的道路随之铺平。
第二天,神秘幽静的皇宫里,一场夜雪将整个东京城染成白色,在皇宫东一厅内,一场决定日本未来命运的御前会议结束了。若干年后,中、日历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都感到:如果日军派出军队直接参与到欧洲战事中,或许日后亚洲历史会换个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