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全面禁垦并不意味着汉族移民停止对鄂尔多斯的移居,只不过移居的形式从过去的垦荒种田的农业移民,变成了工业移民。在鄂尔多斯盆的腹地,是一个大型连续的煤田,面积22860平方千米,含煤的层属侏罗纪,预测储量6690亿吨,探明储量2300亿吨,储量丰富的煤田姨发展当地的工业提供了保障,而煤田储煤亦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

随着多座露天煤矿建设并投入使用,仅不过一年的时间,东胜便成西北南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数十万各省移民在改变这里的民族构成的同时,亦改变了这片土地。

“……泥沙之来源,一由于田地之剥蚀,二由于河岸之崩塌……田地剥蚀之防止,其事则在农人,耕获而耕耨之,土地为大雨洗去,足以盖其剥蚀也。……黄土耕地所受雨水责成各地主治好土地,不许有一滴水流出……制止沟壑之扩大,查陕西黄土山岭,大多冲成沟壑……废有用之地,阻交通之路,为害殊多,欲制止之,当于沟壑之口,无论其为支为干,皆须督令人民择适当地点,以土修筑横堰,则降雨时水势平坦,泥沙即填其后,及填平一则复于上后退若干步,继筑横堰,如此继续为之,堰址日高,壑低日平。其益有四:(一)可耕种之的因以增多;(二)横堰可当作桥梁横跨,沟壑交通困难可除;(三)水及泥沙既有节制,河患可减;(四)雨水的积蓄,燥地即可资润泽以便造林……只需十年至二十年时间,西北必重为水草肥美之地。”

在东胜县议会的一间办公室内,身为水利局长以及主任办公厅水利顾问的李仪祉指着黄土高坡的地图,对数名联合议会水利委员会的委员介绍着自己制理黄河中游的方针。之所以邀请这些委员来到东胜,目的就是为让他们能直观的认识到为什么要治理黄河中游。

满面福态的委员看着地图上标出的黄土高原的区位,几乎是半个山西、三分之一个陕西然后加上小半个鄂尔多斯。面带微笑的委员再也笑不出来了,钱!治理这么大的地方,需要多少钱?

“李局长,我想问一下,按照你的计划,治理黄河中游从动工到见成效,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

“陈委员!按照我和同僚们的估算,整个治理计划大约需要二十年才能初显成效,同时至少两亿元投资,当然是在二十年内分批投资。”在回答那名水利委员会委员时李仪祉有些犹豫,虽然这个计划已经经过多次核证。

“如果你能把黄河变清,别说是二十年两亿的投资,就是二十年十亿的投资,我也绝不眨一眼睛,总之只要你有需要我会提供一切便利,即便是议会不批准,我个人可以成立个黄河治理基金,给你投资。”在官厅水库完工验收之后,李仪祉在主任办公室提出治理黄河中上游的提议时,司马曾如此回答。

主任毫不迟疑的回答,对李仪祉而言就是一个定心丸,有了主任的保证,李仪祉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便是不能让黄河变蓝,也至少能把西北重变为塞北江南。

“两亿元!二十年!呵呵!李局长!”被李仪祉称为陈委员的议员先是一愣,随后和身边的同僚笑了起来,什么是痴心妄想,今天他们终于见识到了,未曾想眼前这位获得一等嘉禾勋章的李局长竟然……。

笑声在东胜县议会的小会议室内响了起来,让他们署名同意李仪祉的这个可用疯狂来形容的提案,并向议会提请拨款,门都没有,李仪祉疯了,不代表水利委员会的委员们也跟着疯了。

委员们的笑声,让原本信心满满的李仪祉从云端跌到了云低。

当李仪祉的提议被委员们的笑声打击时,司马已经飞抵蒙古高原,手握着打开的小巧的心形的金质相盒,显的有些失神。

“彼得·亚历山大耶维奇·罗曼诺夫!”看着相盒内一张漂亮的婴儿照片,司马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尽管自从他出世之后,或许出于逃避的原因,司马一直都不敢前往俄罗斯,去看一眼自己的儿子,而现在自己终于还是去了。

手指轻轻的抚过照片中的婴儿,司马的心中隐隐有种愧疚感,自己的儿子出生已满百天,而自己……哎!对折的心形相盒的另一边是安娜的照片,同样是自己心存愧疚的女人。

“如果……你可以把她们接回来!”想起婉儿在知晓此事之后,几乎没有犹豫的话语,让司马感叹这个时代女人的善解人意之外,更多的是对她们的愧疚之心,在这个时代或许自己可以娶几个老婆,而不会有任何人指责,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个对象是安娜……,司马很难想象到时会在国内和俄罗斯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