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野战炊事车是用0a-10卡车改造而成,用于满足边防军野战条件下加工烹制膳食的需求。在卡车车厢上装有全套炊事设备,2名炊事员30分钟可以展开或撤收,做饭时既可以用蜂窝煤,也能用木材、秸秆,4名炊事员可以在1小时内做出500人份定量热食,如果是加热野战餐包一小时可以加热2000份野战餐包。

几名站在操场边的军人望着西北方的旷野。

“长官,你说那群学生会在这宿营吗?”

“放心,学生们现在已经饥肠辘辘了,只要闻到饭香,一定会在此宿营的,让兄弟们快点,按他们的行军速度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到了。”操场边的军官自信地说。

食物是最好的诱惑。停在操场上的炊事车是参谋部为了保障学生后勤,特意从张家口、宣化、怀来等地驻军调来的,甚至还调派了几辆医务车,以防学生行军途中受伤。

“等到了京城,我一定要弄只全聚德烤鸭吃,我一个人至少能吃十只。”

“别说是全聚德烤鸭了,现在就是能吃上碗土豆泥,我都谢天谢地了。”

旷野中漫长的行军队伍里已经听不到学生兴奋的吼叫声以及响彻云霄的歌声,所有人眼里只剩下食物,只盼着能赶快到队长口中的李家集。

“一只烤鸭、二条鸭脖子、三个烧饼……”感觉越来越沉重的背包,马山脑中想象自己到底能吃下去多少东西,即便是区队长也是人,同样也会饿,尽管夜晚很美,星星很亮就像挂在眼前一般伸手可及,但饥肠辘辘的马山并没有心思欣赏美景,如果搁过去估计会酸上几句。远远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影,偶尔可见零散的几户人家透出昏暗的油灯光,马山犹豫是不是跑去偷只鸡摸条狗,然后……。

“枪在我们的肩膀,血在我们的胸膛,我们来捍卫国家,我们齐赴沙场,统一意志,集中力量……”就在这时旁边第七纵队内传出歌声,马山所在的第六纵队同学们连忙跟着唱起来,尽管歌声并不像四个多小时前刚出发时那般有力,但同学们仍然用尽力气去吼。

“……打,打破一切恶势力,战,捍卫国家神圣尊严,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发扬中华民族的荣光。”此时行军23公里的同学全都精疲力竭,远远看去真像一支逃难队伍,只是走得很整齐,但是越来越虚弱的歌声,明摆着告诉外人这支队伍已经疲惫不堪。

“同学们看到前面亮灯的地方了吗?边防军炊事车在那里等我们呢!”

就在大家又渴又累快走不动时,突然传来纵队长、大队长欢天喜的叫喊。走在前队的同学已经看到远处连串的灯光把一片空地照得灯火通明,其中隐约可见带烟囱的卡车,是炊事车!

瞬间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原本消失殆尽的力量又重新回到“青年近卫军”身上。不知道谁大喊:“同学们为了面包冲啊!”呐喊声再一次响起,不过却没有出发时慷慨激昂的感觉,如果说出发时像一群猛虎,那么现在就好比一群饿狼看到绵羊,那劲头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排好队别挤,每人一份,说你那,说你那,忘记纪律了吗?”站在炊事车上的战士不停敲打手中的大铁勺,一边笑喊着,车上其它战士则不停把野战餐包分发给挤到车前的学生,野战餐包是从部队储备中调来的。

“这怎么吃?”好不容易领到餐包的王天赐,提着滚烫的碣色餐包不知所措,碣色玻璃纸塑料袋上只有16还有“野战快餐”及一排“边防公署财产,严禁商业销售”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