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请告诉全中国、全世界,谁将领导中国复兴?谁是我们的领袖?”
“司马先生!”
站在广场上十余万人齐声高呼,人们心中早就认定这一点,对此早已深信不疑,只有先生才能带领中国实现复兴。与此同时,在播音室内吕仁越说越激动,完全扔掉手头准备好的稿子,长篇大论并不能吸引人。
“我的领袖,感谢您的领导,西北已经成为中国复兴的基地和希望,对我们来说,您就是胜利的保证,对我们来说您就是复兴的保证,我们发誓将永远和您站在一起,永远追随您,无论征途艰难险阻,我们都将勇往直前,我的领袖,现在是您领导我们复兴全国的时候了,向您致敬,我的领袖。”
“向您致敬,我的领袖!”
“向您致敬,我的领袖!”
广播内激动的声音刚落,西北广场陷入欢呼中,全副武装的青年和市民拼命高喊口号,同时举起右手向公署台阶上的领袖致敬。
“万岁!万岁!”致敬最后变成狂热的欢呼。
狂热是人世间最猛烈的病毒,这种病毒只要有适合土壤就会迅速展现出潜藏的威力。一直以来西北人们都崇拜那个给予他们新生的年轻人,但是却从未在公开场合激烈表达出来,而今天广播里的那个陌生声音挑起深藏在他们心中的崇拜。
广场上人们不间断发出欢呼,令司马从最初惊诧变得如醉如痴,上一次享受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在基石议会厅内,当时只有数百人发出这样的欢呼,就以让司马飘飘然,而这一次十余万人发出的欢呼让司马整个人陷入前所未有的迷醉中,这种被崇拜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陶醉的司马,甚至没听清广播内容。
“既然和平请愿已经失去效果,青年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去京城,用武力推翻暴君政权。青年们向京城进军。”广播内挑动的话语让早已陷入狂热中的青年和市民立即齐声呼喊:“到京城去,向京城进军。”
已经完全陷入痴狂中的吕仁大声嘶吼,甚至自作主张为广场上青年起了一名字:“我的领袖,你的青年近卫军将在京城迎接您的检阅,前进,青年近卫军们,用你们手中的剑去斩断束缚中国人民的囚索,我们请千百万无数为国尽忠的英灵为我们作证,支持我们的行动。青年近卫军要不愧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鼓起你们的精神和勇气,我们一定会赢得胜利,我们一定能胜利,前进青年近卫军,目标京城。”
“前进青年近卫军,目标京城。”
听清呼喊内容的司马头晕目眩,这超出了计划范围。吕仁他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自己先前激动而恼怒的司马咬牙切齿。
与此同时,数十名摄影师用数十部电影机从数十个角落记录广场上的一切,在吕仁授意下,张默把拍摄《红何谷》的十余名摄影师都找过来,甚至安排格里菲斯为导演,当然现在看来根本不需要导演。
司马内心充满懊恼,但得到进军令的学生军,不,应该说是青年近卫军,在各方队队长命令下开始行动,从左到右,最先踏着正步离开广场的是三校学生军军乐队,他们击打军乐鼓、踩着鼓点在实业大道上列队,同时奏响了《胜利进行曲》。在雄壮进行曲声中西北学生军第一团方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