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名公署工作人员走过来:“先生,已经准备好了。”
“辛苦了!”
司马转身向那名工作人员点点头,看着这几十名身穿军装英姿飒爽的青年说:“走西北的青年们,我们出去吧!”
“是,先生,您请!”罗伯臣连忙回答,同时羡慕的朝激动不已的于柱看去,显然没料到他竟然和先生认识,而且竟然还称先生为“少爷”。西北大多数人都知道,只有当初公司时代老人有资格这么称呼。
罗臣伯想起报纸上提到“雏鹰营”孤儿时常用的一句话,“司马的孩子!”看着身边于柱再望向即将走出公署的先生,罗臣伯明白为什么报纸上会用这个词形容“雏鹰营”的孤儿,眼光复杂起来。
“是先生!”
“是主任。”
广场上的人们看到走出公署站在台阶汉白玉石栏后的年轻人纷纷欢呼,广场边西大、西中以及“雏鹰营”军乐队见主任走出公署便奏响军乐,广场上响起雄壮的军乐声,整个广场沉浸在军乐和欢呼声中。在边防公署台阶上已架设起麦克风,司马站在麦克风后,而此时跟随在司马身后的于柱、罗臣伯等人,纷纷朝公署两边阶梯跑去,每隔三级台阶站一人,他们自愿作先生的卫队。
“中国青年们,在这里我向你们致敬!向你们每一个人致敬!向你们的勇气致敬!”声音刚落,广场上便响起青年人激动的欢呼,他们觉得这是先生对他们行动的承认。
“青年们,我理解你们的愤怒,我本人亦同样愤怒,我们能够眼见死亡而无动于衷吗?当然不能,正因为如此,京城同学们才会上街,要求中央政府负责,可换来的是拘禁、殴打,信仰正义中国青年们自然不会坐视。”
“中国青年们,相信我,我们的征途永无止境,中国必须要结束目前混乱状态,四万万同胞将不会再忍受时局混乱带来的痛苦。中国复兴需要铁的纪律,在你们身上我看到钢铁一般的意志和纪律,中国青年们,请你们继续保持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品德,向你们致敬青年们,中国就在你们心中,中国就在你们面前,中国将永远跟随你们。”
司马讲话只有短短数句,尽管没有涉及实质,也没有阻止他们,也没有告诉他们要去做什么,所有一切都是模棱两可,但却表明态度,对他们行动进行承认和支持。
就在司马准备转身朝公署内走去,广播再一次响起起来,广播中传出无比激动的声音。
“西北青年们告诉我,我们来到这里,聚集到领袖面前是为什么?”听到广播内传来吕仁的声音司马一愣,他要干什么?
“用我们和暴君的血使共和中国自由民主之树常青!”广场上近五万名青少年拼命把这句话吼出来,青少年发出的怒吼和誓言直抵云霄。
“青年们让我们共起誓,祖国我将在复兴祭坛上献出我的血、我的生命!”广播中再一次响起吕仁的呼吁司马惊呆了。
“祖国,我将在复兴祭坛上献出我的血、我的生命!”广场上人们齐声呼喊,实现祖国复兴一直是西北青年的梦想,到那时中国将皆如西北,为此即便流尽自己的鲜血、献出自己的生命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