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大叔,等到了八月,我们一定再过来看看!”黄西群想象几万亩紫色、白色的土豆花的花海,于是连忙开口说道。
“中!到时你们一定得过来。”严山笑应了下来。
“汪、汪、汪!”就在这时从农场内传来一阵狗叫,黄西群等人顺着狗叫声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看到一个年龄比他们大六、七岁的少年背着一支步枪,一只狗在他前面跑着,那模样显然是出门打猎或是练枪。
“那是俺家二小子,这不今个周末,从学校里回来,闲着没事就带着枪和邻居出去玩玩。”见这些学生都面带羡慕的模样,严山便解释道。
在这些农场里家家户户都有枪,所以像农场里的半大小子一到周末闲下来的时候,就约在一起到草原上打野兔。
“啧!啧!啧!还是在这里舒服!”看着背着枪走出的少年,黄西群不无羡慕的称赞。尽管城内和农村一样准许公民自购训练步枪,但是在城区内却有种种携枪、用枪的限制,平日里只有在靶场才有打枪的机会。像他那般背着枪带着狗打猎,根本就是黄西群的最大愿望,对十岁的黄西群而言,要实现这个愿望估计只能等到父亲买枪后才有可能。
“哎!”想到父亲无数次拒绝自己买枪的提议,黄西群知道除非等到16岁的时候,自己挣钱买一支,否则这个愿望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此时的黄西群和他的同学们只能双眼放光地看着那个背着枪走出去的少年,期待下次童军训练时在靶场上过过枪瘾,男人无论大小都有对武器的渴望。
和这个时代中国每一个省份一样,枪禁在西北同样不存在,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西北还鼓励平民持有枪支,甚至于在编练民团时,还以政府出资的方式将大量国民体育步枪发到乡村,用于乡村防御,确保乡村安全。得益于西北相对发达的工业,在西北每一个城镇警察局旁都有官方色彩的枪店存在,任何一个西北公民只要持有有效证件就能申请购枪、自由购买弹药,当然枪械种类非常单一,只有发射56毫米运动子弹的转轮手枪和体育步枪。
武器可以自由购买,尽管枪械种类受到严格限制,但西北仍然在中国开了一个先河,实际上这也是经过一番争论后妥协的产物,毕竟在大多数国人看来,枪永远是一个不稳定的源头,西北准许自由购买和持有武器,是司马坚持下的产物,当然经过妥协后,只有国民体育类武器可以自由购买、持有和生产。
司马希望通过公民持有枪支使得中国老百姓恢复骨子里的尚武精神,武器看似不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却可以培养尚武精神。西北建立每一个村的民团组织、每个工厂的武装工人组织目的都在于此,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不再是普通农民和工人,而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战士,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准许他们合法持有和购买枪支。
而且司马从来都相信一点“警察永远是在罪案发生后到达”,后世弱者在光天化日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抢劫、伤害甚至强奸时呼救,没人理没人管,围观人们无动于衷,说是国人麻木,倒不如说是国人胆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打不过犯罪分子,并因此受到伤害,这才是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他们拥有武器,结果就完全不同。
尤其是法律保证他们不会因为开枪杀死罪犯而受到法律追究的时候,只有完整的自卫权才能保证这一切,而不是给予他们有限自卫权之后,又限制自卫权的实施,尤其是限制自卫武器的权力。武器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突然遇到暴力或威胁而公共安全组织及人员又不能及时有效发挥作用时,增强人们自保自卫的信心和能力,当老弱病残者遭到强者侵害时,有助减少强者的优势,增加老弱病残者的反抗能力和信心,在平时生活中,有助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自助精神、自治精神、反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不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手无寸铁的人民面对有枪炮的侵略者或专制腐败统治者时,会象绵羊面对穷凶极恶的豺狼一样,一个社会中,99%的好人,却没有持枪权利,当1%的人垄断持枪权利后出现胡作非为,这个社会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一个社会中,99%的人没持枪权,只有1%的人有持枪权,99%的人的生命和尊严要依赖1%的人的觉悟和良心,这非常不保险。
当99%的人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1%的人手中,而没有强有力的有效的约束条件时,当1%中的多数人不负责任或危及99%的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时,怎么办?当这1%人中的好人管不住1%中的坏人时,怎么办?当这99%的人被坏人控制怎么办?如果,99%的多数人手中有枪,有人要持枪胡作非为就必须先考虑99%的多数人手中的枪,正是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司马才会坚持民间普遍有枪支武器,更何况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中国或是欧美都没有禁枪,西北只不过是进一步鼓励而已。
第116章 山西变
“叮、铃、铃”伴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太原城大东门街新建的柏油路上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学生或青年骑着各色光亮的自行车快速穿行,脸上透着得意的神色,现在太原城已经拥有数千辆自行车。作为仅次于汽车的时尚交通工具,两年前一辆英国或美国进口的自行车尚需要百元之多,进口自行车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每辆一二百块银元,这天价让一般小青年望而却步,但他们仍挖空心思到处或借或租自行车也要一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