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呵呵,沈先生,现在一袋洋灰只要两毛多,村东头老梁头家给儿子置办的青砖新房都是洋灰填的缝、做的裙,等回头俺家小二子从那个什么……西……嗯!西伯利亚回来,俺也给他盖上三间青瓦房,那浑小子在部队里升官了,是个下士,一个月能挣十八块钱,这都是托了主任的福气,就是搁史书上也没有像主任这样不收庄户人家税的好人,咱们口外人是烧了高香能轮到这样的好官!”

听到沈先生的话,老王头心满意足地说道,说话时眼睛还不时朝门前挂的荣军家属铜牌看一眼,眼中显然流露出些许自得,说道后半句的时候言语中更是带着十足的敬意和感激涕零的表情。

“那感情好,到时王大叔您也住在亮堂的大瓦房里,享享儿子的福,小二子的津贴四、五个月就够起上三间瓦房了!”老王头憧憬的话引起了沈之良的浮想。

西北免征农税杂捐让庄户人家受益匪浅,每户人家一年至少省出几十块钱捐税,这些钱看似不多,但却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西北农村里人们身上的新衣服和新瓦房,则是最直观的改变。源自西北的技术革新使得像化肥、水泥、棉布、机砖等等各类商品的价格一再降低,而化肥和堆肥以及新型良种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几乎让庄户人家的收入增加了两三倍,收入增加的他们自然开始添置新衣、建起新房,这进一步刺激了西北的市场,增加了各种工业品的销量。

“共和六年,西北三百万农民购买了一万万余元工业品,相较共和五年增加超过一倍余,西北税务部门增加工商业税达600余万,已超过共和五年前西北三区农税以及其它杂捐,然其所促进实业发展绝非课农税、杂捐所能比拟。”沈之良想起报纸上关于免除农税杂捐后西北农村工业消费激增的报道,免除农税杂捐农民得到了实惠、实业界扩大了市场、西北政府工商税收增加,一举三得之利几乎让全国为之侧目。

想起最初免除农税杂捐时议会之中的反对声,沈之良禁不住摇摇头,相比于主任那些议员和中国大多数官员目光都太过短浅,这也正是沈之良崇拜主任的原因之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太多的震惊。

他强令推行的许多施政措施,尽管初期总有许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但总是会慢慢的显现出他的好处,就像现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对乡村、城市的卫生环境改造一样,看似劳民伤财,但是对于民众健康的益处绝不是钱能够换来的。

用西北一些议员的话说“这是一项功在千秋之举!”,在他们看到西北卫生部的那些专家学者们的报告之后,第一次意识到恶劣的卫生环境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大多数国人已经被肆虐的传染病以及其它各种恶劣的生活环境带来的疫病给弄怕了。

“不做东亚病夫,从环境做起!”

“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看到村子里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标语,沈之良知道像这一类标语在现在西北每一个城市、乡村已经随处可见,从禁烟督导时期就开始接受扫盲教育的庄户人家,也知道标语的意思,通过大量宣传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农民的卫生习惯。

“呵呵,沈先生,这盖房子那能用小二子在前线挣得饷钱,你看地里庄稼的长势,今年一亩地准保能收上三、四担麦,俺家里二十六亩地,打个折怎么着也能收个七、八十担,按去年麦价扣十担的口粮,到时还掉农技所赊的化肥、种子,现在一不交租、二不交税,到时差不多能剩个三百来块钱,光这一季的收成就够给小二子盖上新房了,老大媳妇说了,他的房子等明年再盖,先给小二子盖上新房,等他从前线回来好说门亲……”

老王头在说话的时候,腰杆子都挺硬了些,家里从今年起就算正经的阔绰起来了,腰杆能不硬吗?钱壮英雄胆,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现在出门弄啥的,老王头从来没觉得像现在这般硬气。

“哎!沈先生,有个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您懂得多,您说银行会不会有一天没等我把钱还完就把地收走?”犹豫了一会老王头问眼前的沈之良,这事自从过了春节就压在老王头心头,一想到总是会后悔,为啥去年和银行签买地分期还款合同时,要签分十五年还款的合同,早知道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两、三担,只签一、两年就行了。

虽说现在一年只还十几块钱,可老欠银行的债,总让老王头有些担心,毕竟当初只花了五块钱就买了二十亩地的好事,总让老王头担心时间拖长了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虽然地契已经握在手里,但仍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夜长梦多这理老王还是懂得,还不如咬咬牙一两年还清了安心。

西北土地是以政府担保、银行垫款的方式将官田以及部分从地主手中收购的部分土地,低价出售给无地以及少地农民,购地农民在未来分期偿还给银行。在签定还款合同时,各户都是在政府官员建议下,按购地多少签定的还款合同,从五年到二十年不等,总之是在他承受范围内,实际上每年还银行的钱甚至于比过去的税捐还少。

“王大叔,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只要主任和西北在,银行绝对不会收走您的地,再说地契不还在你手里嘛!”对老王头的担心,沈之良宽慰道,沈之良相信只要主任在这些就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