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目前英国第一陆军就有36473人入院,症状稍轻的病人有数万名,但是这些病人在随后几天中大都已经出院,……在西班牙的报纸充斥着疾病的报道,尤其是在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患上严重的流感之后,但是这种流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致命性,当然相比过去的流感,这次欧洲爆发的流感是严重了些,但是至少目前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威胁!”

对于欧洲和美国现在流行的“重流感”,石磊并不觉得他们会产生什么威胁,这一结论是根据调查部在欧美的调查员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即便是在欧美各国,无论是军队或是医生们都不认为目前的“重流感”会有什么威胁。

“四石,我知道了,注意搜集欧美的流感传播以及暴发情况的情报。四石,你是做情报搜集的,应该知道妄自下定结论是情报工作的大忌,这样会蒙蔽你的眼睛。”

司马面色稍显严肃地说道。石磊会轻视这次流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他人也同样如此,对司马如此重视这次欧美重流感流行同样不甚理解。但是对于司马而言,明知道历史上这次流感的危害,司马只能利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大家关注它,以尽可能减轻这次流感对于中国的危害。

即便是历史上在秋季之前,全世界同样都很轻视这次“重流感”,在欧洲初爆发的时候,士兵们称其为“三日热”,由此可见它的威胁实际上并不大,尽管这种疾病也许不会总是表现得那么温和,在猛烈发作时还异常严重——比麻疹更严重,不过大多数时候都表现的相对温和,当然偶尔还会表现出它的可怕,但仅仅只是偶尔而已。但是到了秋季后,在人们以为这种重流感消失后的几周,一切都改变了,流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性,它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最终数千万人在随后的两年中死于这次大流感。

“是,老板。”一直以来石磊从来都是把老板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既然老板坚持,那么调查部就会对此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尽管很多时候都不太理解,但是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石磊感觉老板好像总是预料到未来一般,就像在俄罗斯或是在欧美一直都是如此,好像有什么在冥冥之中告诉老板未来会发生什么一般。

“老板,国内的几个大港口和当地医院那边,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派人注意一下,如果流感传入国内的话,肯定是通过港口。”稍做考虑后,石磊便开口问司马,仅关注国外显然是不够的,是不是也应该关注一下国内,既然老板已经决定了,那自己就要尽一切力量去做好这件事。

“港口和医院那边西北卫生署已经和广州、上海、天津、武汉、香港等地的港口和医院进行了交涉,如果一旦有疫情……不,有流感传入的话,当地医院会第一时间通知卫生署的疫病防控中心。关注欧美流感发展是调查部一项正常的情报工作,国内的防治卫生部门会负责的,调查部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情报工作。”

司马否决了石磊的提议,调查部毕竟是情报机构,防疫自然有卫生部门负责,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后世世卫机构的流行病通报体系,恐怕司马也不会用调查部在欧美搜集这方面的情报。更何况现在是战争时期,无论在法国、德国或是英国他们的报纸都不会发布任何负面、有损士气的新闻,所以只能通过调查部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对于调查部这样的情报机构而言,搜集、分析各类情报才是他的重中之重。

“主任,俄罗斯护国军以及皇家近卫军已经打到了叶卡捷琳堡,安娜斯塔西娅女摄政不顾我们的劝阻已经上了前往叶卡捷琳堡的火车。”犹豫了数秒钟之后,石磊开口说道。

“什么……我告诉过你们的,只准她呆在鄂木斯克,不准她再朝西……我知道了……”司马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随即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愤怒,正要发火的司马话到了嘴边还是收了回来,毕竟他们无法强行阻止安娜西去,司马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权力。

司马知道叶卡捷琳堡对于安娜意味着什么,打过叶卡捷琳堡,就等于翻越了乌拉尔山进入欧俄,那里才是真正的俄罗斯,回到那里是安娜一直以来的梦想,她怎么可能按自己说的那样,老老实实呆在鄂木斯克。

“你这是在冒险。”司马有些愤愤的心道。心中有些恼怒她的固执,按照和她达成的协定还有西北的计划,一旦她的部队过了叶卡捷琳堡,西北军就不会再为她提供后方保护,到那时,她的部队还能再支撑下去吗?想到这里,司马的心思不禁飞到数千里外西伯利亚那个女人身上,当然还有她肚子里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作为父亲或是为了西北的利益,司马都不可能无视她的安危。

清道光二十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致命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打破了,中国广阔的市场渐次被迫向外国列强敞开,而上海港是最早开放的五口之一。在上海开港后短短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重心便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上海港从此开始了其作为中国第一大港的历史。作为现在中国五大实业区的上海,这里的港口远比历史上更为繁忙,每天都有大量远洋船泊进出上海的各个码头,每天进出上海港的各国外贸船只吨位高达二十余万吨,由此可以佐证出目前以上海为核心的苏沪实业区的繁荣程度。

共和七年四月十六日,黄浦江上的朝雾还未散去,美国商船“巴拿马”号便在驳船的引导下,靠上光绪三十四年建成万吨级的蓝烟囱码头,这艘从美国驶来的货船上运载着美国生产的工业机械和诸如特立尼达岛湖沥青、巴西的橡胶等等诸多原料。随着国内实业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再像过去一般仅只是纯粹的原料出口国,同样需要大量进口各种原料以满足国内建设和工业需要。

从共和六年下半年起,通过海关统计证实中国的工业原料进口接近工业成品进口,甚至于一些外国人将这视为中国正在向工业国转变的一个有力佐证,尽管另一方面中国同样大量出口工业原料。在万吨级的“巴拿马号”货船进港之后,码头上的工人们像往日一样带着抓钩,经跳板上船在起吊机械的帮助下卸下船上的各种货物,这艘货船里的机械和工业原料都是目前国内工厂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