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页

如果让西凉军就那么扑上去,或者可以消耗青州一定的兵力和资源,但更大的可能是令其步了鲜卑大军的后尘。青州军层出不穷的新式兵器太多,如果不能将装备方面的差距拉近,光靠人多是没办法将优势转化成胜势的。

正确的做法是暂缓攻势,积极准备,然后利用联盟的优势,分散青州兵力,然后觑准要害,一击致命。

曹操意识到了技术领域的差距非弥补不可,但另外一项他还没什么思路,一边说着,一边将疑惑的目光投向钟繇。

钟繇朗声答道:“另一项当然是那尚武之策!”

……

“这尚武之策实在是……”

马岱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前进,在兑换点咨询了相关消息之后,没有继续在市集里厮混,而是直奔黎阳城而去,并如愿的在黎阳城北的大校场,看到了千人以上的民兵操演。他事先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入目的景象却仍然让他震惊不已。

汉朝军制采用的是五二进制,五人为一伍,是最小的作战单位,然后十人为什,五个什为一队,两队为一屯,两屯为一曲,两曲为一部,五部为一营,而营,就是汉朝军队最常见的独立作战单位。

正在黎阳北面的大校场上操练的一共有五千多人,人数很好数,因为他们整整齐齐的排了四个大方阵。

这种纯粹的方阵在沙场上其实并不多见,厚重是足够厚重了,灵活性却比较差,汉军不是后世的崇文抑武时代的那些中原军队,他们更崇尚进攻,自然不会青睐机动性过低的方阵。

但不可否认,方阵只要排列的齐整,再加上整体划一的动作,视觉上的效果是相当有震撼力的。

一千多人的大方阵,营官和旗手、鼓手、号手站在前排右侧,都是步行。而且营官就是站在第一排的右端,观察前敌,发号施令,鼓手、号手和旗手根据他的命令不断的做出反应,一排排的兵卒则是按照旗号和鼓声、号声做出战术动作。

每一排两侧都有军将。他们负责纠正阵型,维持队列的距离,以及临敌应变,指挥战术上的细节。

因为身在方阵中的每一名士卒都是跟着同样的鼓点行动,所以整个方阵有如一人,连地面的颤动都极富节奏感,看起来极为壮观。

这不是通常的军阵,汉军的将领虽然也讲究身先士卒,但他们往往是做为尖刀出现在战线的最前沿,凭借自身的勇武,撕裂敌阵,为身后的大军打开突破口。

而这方阵中的营级主将虽然也站在最前面,但他的作用却纯粹是压阵脚和指挥作战,而非一马当先的斩将夺旗。

这样的阵势,对队列的要求颇高,行动进退有序,不能随意而为,这也决定了移动速度是相对匀速而不会太快。但四个一千多人的方阵齐头并进起来,给人带来的压迫感也是相当巨大的,就好像是一座会移动的山压过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