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页

“仲德此计甚妙!”曹操眼睛顿时一亮。

青州新政的各项政令都有其深奥道理,但终究仓促上马,不可能一点破绽都没有。程昱这釜底抽薪之计耗费也许会很大,但成功的几率却不低,就算无法破坏青州军的后勤供应,也能拉高青州粮价,同样可以给对方制造麻烦。

“各位怎么看?”计策听起来不错,但集思广益却也是必须的。

幕僚们都露出了沉思神色,半晌,钟繇点了点头:“或可一试?”他这句话引起了不少附和之声,却没有形成热议的局面,因为郭嘉依旧眉头紧皱。

“奉孝是觉得哪里有不妥吗?”对自己的首席智囊,曹操自是相当的倚重,看到郭嘉神情,他心里当即便是‘咯噔’一下。

“倒不是有不妥……”

郭嘉也不抬头,自顾自说道:“但情报显示,青州的税收模式,是和情报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即:知情者举报和暗中调查结合的方式。此法和当年的告缗令有几分相似,但在制约方面却高出了一筹,臣在想,王骠骑在税制方面下了这么大功夫,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吗?”

程昱松了口气,他其实很怕被郭嘉一针见血的挑出毛病来,他知道以郭嘉的性格,多半只是就事论事,没什么争风头的杂念,但实际效果却是打脸。可没办法,他总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董昭、钟繇这些后进者不断表现而无动于衷。

“奉孝所虑未尝没有道理,不过既然没有其他法子,也只能先试一试了,至少先做些针对性的调查和准备。”程昱这番话留了不小的余地,随时可以变向,好在郭嘉这次一反常态的没有穷追猛打,让他的一颗心算是落回到了肚子里。

“既然各位都没有异议,那此事便交由仲德处置了。”曹操点点头,将这个议题带过,然后转向钟繇,沉声说道:“元常当日劝孤,青州优势明显,不要冒进,现在想想,的确很有道理。不过经过这几天的商议,想必元常的想法也有所改变了吧?”

“不敢欺瞒主公,臣原以为青州新政固然别出机枢,但总应还在框架之内,却不想王骠骑天纵之才,竟是跳出了桎梏,别开了一番天地。想要学其表现或者不难,但真要亦步亦趋,恐怕反而是东施效颦了。”

钟繇摇摇头,脸上的惭色渐渐转为坚毅之色:“臣当日之谏大有不妥,中原大战,却是应该尽量提前,不过,眼下确实不是好时机,一来我军尚未完全消化关中之战的战果,二来青州的各项政令虽多是功在数年乃至数十年之后,但也有两项是能直接影响到当前战局的……”

“孤已在关中各地撒下了耳目,细心寻访名匠,并整顿将作监,同时也知会了各大世家,想必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青州重视工匠技巧虽更早些,但河北之地,终究比不上三辅、中原底蕴深厚。孤不奢望能在战场上以新兵器压倒青州,但平分秋色却也应该不难。”

责怪钟繇没有意义,同样也没有道理。

亦步亦趋的学青州新政,待国力强盛,再进行决战的确不可取,那样只会给王羽喘息之机,等到新政的潜力进一步发挥出来,两边的差距只会变大,而不是相反。

但急匆匆的决战也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