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闻讯,火带率领主要将领前往查看。
曹碑镇,据说是魏武曹操在此勒碑以记战功之所,只是时至今日,魏武曹碑已不可寻,只留下了镇名。镇中有百姓近千户,徐卫路过,特意派人前去知会镇中未随西军而走之百姓,言金军将近,或将爆发战事,让百姓暂避一时。
踏白前军探到的那处所在,在镇西南不到三里。从进入凤翔府起,一路皆是平途,罕见山区。但到了歧山县境,地势渐渐隆起,而至曹碑镇境,愈发明显。
这处所在,不啻鬼斧神工之作。地形在此处突然抬起甚高,形成一处高台。最特别的处,这处高台很明显地分成上下两层错落,其形状颇似军官们所用的朱记。当地百姓向徐卫报告,这处高台无名,虽然方圆好几里,便其上没有耕地,镇中百姓一般也不用。只有那些不怕事的后生晚辈,背弓带刀常去狩猎,常有猛兽出没。
徐卫引部将近前查看,见那处高台临近渭水,与对岸的终山大山相呼应,但背后,又是一片坦途。据说,只要过了这里,就可长驱直入宝鸡。
“大帅,这高台乃天授之地!”吴玠面带喜色说道。
天授之地?实在没有别的词更适合形容这里了。此处方圆数里,足可藏兵,南临渭河,北依凤鸣山,中间卡着曹碑镇。金军若要通过,要么控制凤鸣山,要么就拿下这处高台!当然,如果金军有那个实力走水路,另当别论。
“这高台形势陡硝,大帅,如果选定此地阻击,必要早作准备。金军今日之内,恐将与我遭遇,时间紧迫啊。”马扩提醒道。
徐卫一时沉默,思索片刻之后,当即蹲了下去,众将见状,都席地而座。徐卫拿马鞭之把在地上划着,眨眼之间,凤鸣山和高台的形状便跃然于地面。又在中间划一个叉后,紫金虎道:“这是凤鸣山,曹碑镇,高台。凤鸣山山势险峻,马五的大军不太可能从这里翻跃过去,如果我军驻守这处高台,他必倾全力来攻。此天授之地,上下错落两层,给了我军足够的布置空间。依你们看,兵力如何布置?”
“这好办!”杨彦立即接口。他遥指高台第一层道:“要上去,面向我们这一面容易走。我军就在第一层多置拒马鹿角等障碍,其后,弓箭手,重步兵布防。第二层,距离稍远,且地方不大,床子弩,神臂弓就布置在此。我们有粮食,金军只要冲不过去,也断不了我们的水源,可以坚守到其他两路到达目的地!”语至此处,停了停,象是在回味推敲自己的话,而后道“没有问题!”
张宪盯着看了半晌,询问道:“飞火砲最高能射六十步,如果能弄上去,也可派上用场,只是麻烦一些。”
徐卫没考虑这个,虽然他有火器的优势,但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是武器。如果能用上最好,就算不能,以虎儿军现在的装备也足以抵挡。现在的问题在于,金军与我相距不过七十里,今天之内遭遇的可能性极大,时间如此紧迫,没有妥善准备的机会!
第四百七十八章 炮弹横飞
马五的兵团全速推进,沿途不断有斥候回报说,前方出现宋军踏白的踪迹。起先,耶律马五认为,西军现在仓皇西窜,当然要随时注意金军的动向。因此他并没有多想,再次派遣活女引六千轻骑前往追击。既然西军和百姓一道撤退,那他们就跑不远,只要活女追上前去,破了阻击,那么将给西军残部,以及追随他们的陕西百姓一场永生难忘的噩梦!
可很快,活女传来的消息让他有些意外。说是前方不远,有一处小镇,镇西南,西军正在借助有利地形布防。他作为先锋,已经开打了,急盼大军增援!
马五也没太放在心上,为了逃命,留下部分人马阻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好办,上去灭了这部西军就是。对方无非是想拖延金军,好给西军大部争取时间撤退。当下,催动三军,火速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