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宋阀[校对版] 宋默然 2248 字 2023-03-15

经历河东和定戎的一系列战役,虎捷折扣还是比较重的。当初两万出头的规模,现在只剩下一万四千多人,徐胜的同州军一直维持在四五千的规模,经历这次战斗减员,恐怕就更少了。再加上曲端在耀州集结军队时,又把原本该属于陕华经略安抚司节制的部队,如张中孚、张中彦的河中府驻军,以及康随的华州驻军都调走了。也就是说,现在整个陕华路,就靠徐四徐九麾下两万人不到的军队在支撑。徐原虽率军驻扎在华州,但毕竟是泾原的部队,迟早是要回去的。因此,目前陕华的兵力显然不符合一个经略安抚司的规模。补充兵源,迫在眉睫。

好在,徐卫当初从河东流民以及招安贼寇中挑选了勇壮,操练乡军,作为预备部队。以前担心引起上头注意,不方便大肆扩编,现在万事俱备,也就不用顾虑什么。遂将定戎乡兵,按原有建制编入正军之中。使得陕华帅司的兵力一下增涨到四万六千人的规模!

因陕华仍旧面临战争威胁,徐卫没有急着整编部队和重新划分建制。而是一面向京兆讨要军饷装备,一面加紧火药的试验。

此前,他已经会同工匠,将火药的配方定为焰硝、木炭、硫磺三种原料,通过不断提高焰硝的比例,达到增强威力的目的。虽说与后世的炸药相比,还相差甚远,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种长足的进步。

四月初,陕华都作院的匠人们经过多次比对试燃,最终确定了火药配方的详细比例。在没有新式器具的情况下,徐卫命令借用宋军原有的火器,试验新药的威力。工匠们也是独具匠心,在看到新火药的威力之后,根本不用徐卫提醒开导,便改用铁罐盛装药粉,大如面盆,以砲车试射,投百十步外,砲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其爆炸范围在半亩以上,显示出了较强的威力!

但徐卫并不满足,要和女真人争雄,就不能单靠依托城池防守,必须得有野战的概念。而欲行野战,就不得不面对金军的精锐铁骑。从前的战术,都是靠长枪阻击,重步遮掩,弓弩远射。既然现在有了火药,就得考虑怎么把火器运用到野战之中。

用砲车显然是不行,两层楼高的砲车运到野外作战?明显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体积更小,运用更灵活的火器!那就是枪炮!可要在当前条件下,要制造枪炮,无异于登天。一来没有技术支持,二来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手枪自己用过,也知道节构,可就算你把图纸都画出来,工匠们也没有办法做。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宋军现在的管状火器基础上加以发展。现在现在军中的管状火器,只有一样,就是突火枪。说起这东西,徐卫那叫一个郁闷,那玩意是用竹筒作的,里面装上火药,士兵手持,利用火药燃烧喷射出的火焰来焚烧敌兵和器械物资。

第三百章 铁管火器

虽然突火枪的发明标志着第一种管状火器的诞生,但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首先,因为火药的配比问题,使得它的威力相当有限,仅能用于焚烧敌人器具粮草。其次,枪管是用竹子做的,非常脆弱,尤其是在火药灼烧之后,摔在地上都能折断,至于炸膛那就是家常便饭了。最后,此时宋军中的突火枪,还没有发射弹丸的先例。同后世的管状火器相比,它只能是一个概念产品。因此,徐卫要研制管状火器,第一步,就是把竹制的管换作金属。

陕华经略安抚司所属都作院,设置在定戎城西北角。那里原先是城中一大户人家的宅院,白额兽占领城池期间,这家人被杀了个干净。徐卫收复定戎,贼寇逃跑之前放火焚城,这里也被烧了面目全非。都作院初创,知门衙门召集泥瓦匠,盖了两排新舍,一为都作院官员的办公及住宿之地,一为作坊。又辟出地,专供作院试验器械。古代就是好,地广人稀,基本上不用征地,不用强拆。

徐卫虽然命令都作院研发新式火器,但其实参与的只是少数几个精通火器制造的工匠,其他的仍旧铸刀枪,造弓弩。

“大帅来了。”铸造房里,有工匠低叫了一声。这处作坊房舍极高,且空旷,几名工匠正围着一尊冶炼台,熊熊炉火照亮了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两人打着赤膊,露出一身精壮的肌肉,正奋力拉动着风箱,以助炉中石炭燃烧。

听得这一句,拉风箱的更加卖力,其他原本在旁围观的匠人也赶紧找点活在手里干。他们从前在其他各府各州作院里,一两月难得见到主将一次,可自打追随徐卫以来,要是有几天看不到,那才是咄咄怪事。

徐卫穿着一领青罗袍,头上戴着折上巾,要不是腰里那根扎眼的御仙花带,谁能相信这是陕华经略安抚使?手里提根马鞭,身后跟着杜飞虎并几名卫士,他大步踏入坊中。一名监工的都事慌忙迎上前去,抱个拳道:“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