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戎知军衙门的二堂里,徐卫坐于上首,正拿着一封书信看得出神。张庆埋首于公案,不时提笔批复,这厮在徐家庄的时候粗读过几句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这两年来,于戎马倥偬之间,时常手不释卷,倒学了个有模有样。王彦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的天色,骂了一句,估计是要下雨了。吴阶端着个茶杯,也没喝,偶尔抬头看向知军。
“没想到,居然是他。”徐卫放下书信,朗声笑道。
王彦一听,几个大步走过来,问道:“怎么?”
“这是帅府来的公文,让我随曲帅于本月月底赴京兆一趟。新任陕西制置使要接见六路帅臣。”徐卫回答道。
堂内三人初听这话未觉有异,待回过神来才发觉,知军大人并不在帅臣之列吧?这新任制置使为何要见他?王彦眉头一锁,问道:“不知是哪位长官上台了?”
“猜猜。”徐卫站起身来,故作神秘状。老实说,这个人连他都没有料到,但转念一想也不觉得奇怪,他是官家的心腹之臣,陕西六路兵权,对大宋来说几乎是整个军事家底,制置使这个人选当然要慎之又慎。
“种师中?种家现在就他硕果仅存,以他在陕西的资历威望,应该镇得住。”王彦试探着说道。
徐卫摇了摇头,王彦见状又道:“姚古?他从前是熙河大帅,靖康勤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其子姚平仲又是官家心爱之将。”
徐卫还是摇头,又看向了吴阶。后者捧着茶杯想了一阵,忽然道:“莫非是天甫公?”
“都不对,新任陕西六路制置使,是少保何灌。”徐卫揭晓了谜底。此话一出口,就连作充耳不闻状的张庆都讶然地抬起头来。何灌?打靖康元年算起,这位老将似乎从来没有单独领军作战的经历吧?他来节制陕西六路大军?
堂里众人,除徐卫外,张庆入仕不久,吴阶加入虎捷乡军之前徐原手下一名队将,独有王彦算个正经军官,对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少了解一些。当下质疑道:“何少保以武举登第,最先是在河东任职。后来到府州干过一段时间巡检使,再后来又调到河东为将。纵观其人履历,在河东比在陕西呆得久,他来作六路主帅,这……”
徐卫虽然也觉得这个任命有点唐突,但还是说道:“陕西今后主要就是面对河东,或者就是考虑到他在河东任职的经历吧。我明天就启程,政务嘛,张庆休辞劳苦,多费心,军中就拜托子才兄,晋卿兄了。此次到京兆,无论如何,就是赖在宣抚衙门不走,我也非得把人员编制要齐了,咱们虎捷弟兄又不是三头六臂。”三人皆领命。
次日一早,徐卫只带了杜飞虎并五六名卫士,先奔华州帅府,与曲端合作一处直奔京兆而去,竟发现姚平仲也在。陕华路本就挨着京兆,相去不过二百里,次日正午未到,他们便踏入了长安城。与上次到京兆时所见,徐卫发现,经过李纲励精图治,这数朝古都面貌一新,各行各业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甚至比照东京城,建立了“军巡铺”。这个小小的变动,让他察觉到,李纲可能正积极争取,希望官家如果退守关中,能首选京兆。
到了这里,虽说是奉制置使何灌之命,但李纲毕竟是最高军政长官,因此先去宣抚衙门拜了李纲,而后自去馆驿住下,以待六路帅臣齐集。徐卫进了房间,一路奔驰有些劳累,本准备小躺一会儿,身子还没沾着床,门就响了。
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军官,并不认识,正冲他抱拳道:“卑职是张大帅麾下,奉大帅命,请徐知军到楼下用饭。”
张大帅自然是指鄜延经略安抚使张深,他从前是徐彰老部下,跟徐卫虽没什么交集,但论起辈分来,却要算长辈。既然他派人来召,于公于私都应该去。遂回了那军官,略一收拾,即往楼下而去。
从往来出处的都是武人不难看出,这座馆驿恐怕就是供六路帅臣暂时歇脚之所。楼下有饭堂,这会儿,不少收拾利落,身着战袍的武官正围桌而座,把酒言欢。那军官一路领着徐卫到了经过前堂,到了后面一处庭院,想来是张大帅住宿之地。其中有一间房门半掩,军官上前推开,侧身到旁道:“徐知军,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