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等人也同意萧益民的说法,都知道四川局势不容乐观,北有灾难不断、兵祸四起的陕西和豫西、豫南,南面是深仇大恨的云南,西面需要随时应对英国人支持的叛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争,川军的防卫和平叛任务非常重,通过两场战争和萧益民在全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详细报告,所有人都明白,在正常情况下,四川常备军总人数不能低于十五万这个保底数,才能确保四川全境的安全,但张澜两人就是不答应军费占用全省百分之三十五的年支出。
争到最后,张澜和匡佑民承诺说服议会,争取按照每年百分之二十五的财政预算支出军费。
萧益民气得面红耳赤,可他争不过固执而有耐心的婆婆嘴张澜和匡佑民,只好一杯杯酒倒进喉咙借酒浇愁,很快醉倒在地,被侍卫抬上楼。
张澜和匡佑民等人愧疚不已,要不是依靠萧益民整合各自为政的川军,强硬地反对国内所有势力对四川的渗透和干涉,以不成功即成仁的气概打出一片新天地,哪里有四川数千万民众的今天?更没有大家的高官厚禄和实现远大理想的机会!
躺在床上的萧益民得知张澜等人已经离去,立刻乐哈哈地坐起来,抱住大肚子的爱妻亲了又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地说每年能够弄到八百万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还能多出五百万来,弄得易真颖哭笑不得,心里对为了民众和理想累死累活的老公心疼不已。
六月二十五日,经过五个月严格训练的钟颖部五千五百将士,在雅安大营举行隆重的西征誓师。
萧益民可不管袁世凯是否答应升他的官,毅然以川军总司令的身份发出邀请函,拉上前来巡查和商议的特派专员段祺瑞、已正式履行省长职务的张澜、议长匡佑民等百余名军政高官和工商界名流,乘坐三十余辆道奇一吨半货车改装的长途客运汽车,浩浩荡荡杀到雅安,为钟颖和将士们授旗壮行。
段祺瑞进入战旗飘扬、万民围观的雅安大营,看到整齐排列士气高昂,穿着花花绿绿武器装备精良的五千余名边军将士时,脸上满是惊愕之色,眼睛睁得圆鼓鼓的,嘴里一惊一乍,啧啧称叹,他怎么也没想到,钟颖这个旅的武器装备如此精良,在段祺瑞看来,已经到了奢侈的地步。
段祺瑞在萧益民、包季卿的陪同下,与钟颖等将领见面完毕,趁省府官员和各界代表亲切慰问钟颖部官兵的机会,段祺瑞拉上萧益民走到肃立等待的一支支队伍旁边,详细观看不同兵种的武器装备,不停询问装备的情况和理由。
萧益民无需隐瞒处处帮自己说话的段祺瑞,介绍说钟颖部除了配备一千二百人马的骑兵团外,其余两个团均为两千官兵编制的山地作战部队,他们的步枪是毛瑟长步枪改装缩短而成,除了枪管缩短至600、内藏式五发弹仓改为十发外插式弹匣、枪托覆盖钢板冲压的护板之外,其他参数与1905型毛瑟步枪完全相同。
根据山地作战的需要,边防军独立混成旅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总结,选择不同于常规陆军的编制:
每个班十一人,装备八支短步枪、三支1912型军用手枪、一挺雅安兵工厂生产的1915型德式气冷式轻机枪,轻机枪配备正副射手和两根替换枪管、一个装有备用枪机的修理包,班长由拥有三年以上作战经验的上士或中士担任;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外加拥有四门60迫击炮的炮排;一个营三个连,一个团三个营,外加一个团属侦察连和一个机炮连。
考虑到行军难度,钟颖的混成旅没有装备沉重的山炮和野炮,而是组建旅部直属迫击炮营,以最新研制的二十四门81迫击炮代替火炮,新装备的81迫击炮性能不错,加上座钣和发射架,全重仅为58公斤,最大射程为2300米,炮弹重量32公斤,杀伤半径15米,每分钟可发射15枚炮弹,优秀射手达到25发的速度,基本满足康藏地区的作战需要。
每一位官兵背上的新式行军背包,纯属实验性产品,目前仅装备钟颖的独立混成旅,所用材料为英国产帆布和防水胶布,背包里有个内衬翻毛羊皮的睡袋,一双备用的高腰加厚胶底军鞋和替换服装等杂物,背包两侧的几个翻扣式袋子还能装上不少东西,以前配发的棉被已经被淘汰。
帆布作战背心也一样,由于康藏地区海拔高,行军难度大,昼夜温差大,内衬丝绵的三层帆布作战背心不但起到保暖作用,还能大大减轻官兵的负担,这种新式作战背心可以装上六个十发弹夹、四颗木柄手榴弹、一个战场急救包、一个针线包、一小瓶云南白药和十个五发子弹的桥夹。五发子弹的桥夹能很快把子弹装进十发弹匣之中,便于部队连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