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是!”贞华道长虽然答的勉强,但他也知唐离说的确是实情。

“明春三月陇西将与安贼大战,哥舒大帅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你们”,唐离的话让贞华道长的头愈发的低了。

看他这个模样,唐离微微一笑,端起茶盏小呷了一口,又等了片刻后道:“朝廷虽然没有余粮,但我手上却还有一些,战前我在新罗买进了一批粮食,本来是等明春另有他用,你们现在既然有缺,我可以拨出一部分把你们今冬的缺额补足”,挥挥手制止了贞华道长的感谢话语,手端茶盏的唐离站起身来续道:“这批粮我可以给,就算全了我与阿三的兄弟情分;不过战马与弩弓你们就需另想办法了”。

“上次已经批给你们一千五百匹战马,弩弓五百具,如今大战在即,让我如何再向哥舒张口?”说话间唐离缓缓转到贞华道长身前,“不过眼下却有一个办法让你们无需求告也能补足这些军资”。

“什么办法?”

“近日哥舒大帅欲对两河叛军发动反袭扰战,此次战事一旦开打必定要持续到明春,我意将陇西六千奚军也调往河东前线参战,战中所得军资由尔等自由支配”。

“大人是说让奚军参战?”闻言,贞华道长略一沉吟后道:“只是我军尚未训练完全,只怕……”。

“奚人本是天生的骑兵,经一年多训练也就够了!如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操练办法就是上战阵杀敌,不见血再怎么训练也是枉然”,伸手拍了拍贞华道长的肩膀,唐离亲自为他斟上一盏茶水后续道:“我知道这六千人是阿三赖以复位的基础,愈是如此,愈该让他们早上战场早成精兵。此次反袭扰战多是小规模战事,伤不了奚军筋骨;再则,经由此次调动,我可说服哥舒大帅将尔等六千奚军调往关内东北边界,待明春三月大势有变时,这一部奚兵就可以最短的时间直接由河北进入奚境诛杀伪王,说来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了,稍后我自有信给阿三说明此事,你回去后也向那些耆老解释解释”。

目送贞华道长离去,唐离笑笑没说话,转身回了正堂向唐九道:“阿九,今天可有河北传来的信笺?”

……

关内道调兵刚完,随着哥舒翰一声令下,近千里边境上反袭扰战正式打响,与此同时,长安也有了一件轰动朝堂的大事发生,事情是由御史台一刘姓监察御史的奏本引起的,在这本奏章中,刘御史将关内道上自观察使,下到地方刺史一本参了个干净,言说这些国贼官商勾结侵吞朝廷赈灾粮款之事。

本来,一个小小监察御史的奏本并不会引起多大风浪,事情之所以得以扩大,缘自于第二日御史大夫黄大人的一个复本,在这个复本中,黄大人详细罗列了官商勾结的细节,黄大人身份毕竟不同,他这本奏章一出,顿时满朝轰动。

第二百四十九章 战事(四)

本来,一个小小监察御史的奏本并不会引起多大风浪,事情之所以得以扩大,缘自于第二日御史大夫黄大人的一个复本,在这个复本中,黄大人详细罗列了关内道官商勾结的细节,御史大夫的身份毕竟不同,他这本奏章一出,顿时满朝轰动。

数百万贯赈灾钱款及粮食,此案涉及钱粮数目之多诚可谓是本朝第一弊案。而因此案涉及官员上至一道观察使,下到十余刺史,可谓是将关内道文官系统一网打尽,这两厢结合,益发引人注目,是以此案一出,朝野轰动,一时议论纷纷都是此案内幕,以至竟将朝堂上缓战,急战的争论冲淡了不少。

前两天的雪终于止住,这是年关来临前一个难得的阳光灿烂的冬日,但京城长安杨府温暖如春的书房内,当朝宰相杨国忠脸上却是一片阴沉,对于眼前这个突然而来的弊案,他自然比谁都清楚,但让他不解的是这股风潮到底是从那里刮起来的,身为宰相之尊,又是总管大唐钱粮的主官,他自信自己在关内道的事情做的极为隐秘,但是现在却闹的如此众所周知,他自然不相信此事的内幕会是御史台一个八品监察御史能发现的,而御史大夫黄伯南突如其来的发难也让他气恼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