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传见!”唐离闻言一个愣神,待要问时,那小黄门已率先去了,他也只有随后跟上。
由大明宫丹凤门北行约半盏茶功夫,可到朝廷举行盛大庆典所在的含元殿,由含元殿继续向北到达常朝所在的宣政殿,由此继续北行经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便到了碧水荡漾、绿树萋萋的太液池,至此登舟,行半柱香时光,即达太液池正中处人工堆积而成的蓬莱山。
下了兰棹小舟,唐离却见眼前这座“蓬莱山”极得雅致清秀之美,虽面积不大,但苍翠遍布,各样名花异草及嶙峋怪石点缀其间,更偶有珍禽异兽随意悠游,实有说不出的出尘之美。
湖风轻轻吹动官衣常服,目睹此景唐离竟有飘然欲举之感,略略将眼前景色做一赏玩,唐离正欲拾阶而上,却见身右草丛中蓦然钻出两只麋鹿来,而堪堪在两只麋鹿走到身边的同时,头顶处一声鹤鸣嘹响,随即就有一只红冠雪羽的白鹤敛翅落于身前。
那鹤落定,曲项提足间向唐离三声脆鸣后复又展翅翔起,伸喙将他肩头衣服微微一啄后便转身领先低飞,恰在此时,那两只麋鹿也已伸过头轻轻衔住唐离衣襟。
白鹤迎客、麋鹿引行,若非远处含元殿金顶熠熠在望,唐离还真以为自己是到了蓬莱仙山,随着鹤鹿步步上行,不一会儿的功夫,小蓬莱山顶处的太液亭已清晰在望。
愈走愈近,亭中的管弦丝竹之音也越发清晰,及至他到了亭下十数步远近时,一个乐工合着琵琶的奏唱之声已清晰传来: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卷,累上青云借文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王侯,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折桃花醉洛阳!
那乐工所唱,赫然竟是自己昨日那首题画词,再一细辩音色,这歌者却不正是宜春院供奉许和子?
堪堪等唐离拾级又上两步,随着白鹤一声脆鸣,那两只麋鹿用迷朦的双眼看了看唐离后,相继转身复又下山而去。
这水、这山,这曲、这歌,还有这通灵白鹤及麋鹿,身居山顶湖风更烈,衣衫拂动不休的唐离此时就连玄宗召见自己的原因也懒的再琢磨,心中满是出尘之思的他临阶观景许久后,才缓步向亭中走去。
太液亭以山中原木制成,顶高而大,四周覆以竹帘纱幔,其用料与布置实与整个小蓬莱山相得益彰。
此时亭中正坐者便是身穿单丝罗滚龙常服的玄宗陛下,而她下首身侧坐着的却是道装高髻的玉真观主,再下首则是三两个翰林,亭子正中许和子正拂弦而歌,旁边的书几上依稀放着几幅卷轴,看着情形,分明是心绪不佳的玄宗来此发散。
唐离踏步入亭的同时,许和子堪堪曲终收拍,虽然心下甚有忿忿之意,但见了天子却不能不行礼,孰知唐离刚欲拜倒,就见玄宗挥手开言道:“这不是奏对格局,唐卿无需多礼”。
唐离瞥眼看去,只见说话的玄宗眉宇间的郁郁之气明显的紧,而他此时的微微而笑,竟似浑然忘却了就在不久前的那次廷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