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极品明君[校对版] 晴了 2120 字 2023-03-15

而到了成祖之时,常常北征草原的成祖认为,单凭边塞之力,实难以给予元蒙以毁灭性的打击,便命内地的军队都要轮流戍边,称为边班,一,可以增加边镇的兵力,保障后方的安全,使其可以从容地对草原用兵。

其二,轮流戍边,不仅仅可以使边镇的兵力维持一个足以保障后方,而且还能使得国中无战事的时候,保持大明各地军队的战斗力。

不过,成祖没有想到的是,边班虽然带来了好处,但是这些轮流戍边的兵卒,却常常思归,不愿受那边寒苦寒,渐渐地边兵逃亡的人数逐渐多起来。

而大明边军的屯田制度,从宣德、正统时起也开始遭到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

宣大巡抚罗亨信深知问题严重,对宦官及其私党的所为极其不满,为维护屯田制度不废余力,且多次上表措辞严厉的奏本,可是至今渺无音讯。

听得朱祁镇脸色铁青得怕人无比,双目之中凶光闪闪,心里边实在是有种说不出的愤忿,你妹的,打生打死的将士们,还有那些辛苦在边镇劳作的百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快维持不住了,那些个勋贵藩王,还有那些死太监,还有一些品德败坏的军将,居然这么做,让正大展雄心,准备要以宣府为基地,进行反击草原的朱祁镇如何不恼,如何不恨?!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之危难,以身当之

“愚蠢!短视!”朱祁镇拿起了茶盏,几次想要递到嘴边又放下,恨声低喝道:“罗老爱卿既然频频上表,难道朝廷就没有半点反应不成?”

“回禀上皇,原本杨大都督在此时,杨大都督亦深明此害,有他这位威望甚重的边镇名将在此,行法严苛,且以身为则。宦官及诸位军将都不敢太过逾越,做事都颇为收敛,当时还算是过得去……”说到了这,罗亨信不由得顿了顿,抬眼看向朱祁镇。

朱祁镇的脸色却丝毫不变。“那至江总兵来宣府之后呢?你只管直言相告便是。”

“……其实,江总兵此人秉性温和,向来与人为善,加之,初到宣府之地,亦需各方势力之助,以安军心……”罗亨信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道。可是没说几句,朱祁镇便不耐烦地打断了。“罗老爱卿,事关宣府边镇百万军民,更事关我大明社稷之安危,朕要听的是真话,明白吗?”

罗亨信不由得一滞,倒是那跪于其后的杨能闷哼了一声,接着朱祁镇的腔答道:“上皇,江总兵此人为人圆滑,做事颇无担当,喜做好人,对于边镇诸军将和那些宦官之流侵占私垦田地之事不闻不问也就罢了,他还频频收受那些人等所予之田地。”

“完全就是与那些宦官和无耻军将同流合污,来我宣府不过数月,其在宣府之田地已有十数顷之巨,于宣府之中,亦有外宅多处,其实这些事情,上皇陛下只要稍稍留心,便可知晓。”杨能目光直直地看向朱祁镇,竹筒倒豆子一般,将那江大总兵的斑斑劣迹尽数道出。

说到了最后那几句,语气里边颇含怨言。说起来,对朱祁镇这位下了套子让他们钻的太上皇没有半点怨言那是不可能的,而性情外露,直肠子的杨能自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浑没有在意身边的杨信频频使来的眼色。

朱祁镇倒也不恼,毕竟朱祁镇也知道这三位心里边正犯堵,再说了,自己连战俘都当过,这点点气算啥子,让他发泄发泄也好,更何况,朱祁镇也没有想到,江福居然才来到宣府短短数月,就能够肥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