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到底是李家的,武则天即使权力再大,也只是代为执掌一下,贺兰敏之相信李治也难以容忍武则天完全掌控朝中大权,这从他精心为李弘所作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来,武则天缓下了手,让李治也放了心,对于李治来说,只要武则天不逼他紧,他应该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武则天折腾的。

此事后,武则天也在处理朝事的间隙,很周到地为李弘操办婚事,这样做李治肯定会感觉舒服,李弘也会少些怨气去的,这个女人,做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贺兰敏之可以说是第一次真正见识了武则天应对重大事情的手段是如何的厉害。

不过经过当日朝会上的事,及大婚前几位宰相受到处置事的影响,李弘的大婚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味道,不只李弘本人没有太多喜悦的感觉,连带贺兰敏之这些皇亲国戚也是如此。

所幸李弘的婚事还是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的隆重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在这位太子大婚时候,朝廷还大赦了天下。

※※※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天热了,或许是李弘的大婚让李治又累着了,也可能是天气热了,李治身上的毛病又复发了,反正前些日子原本精神还算不错的李治,在李弘大婚后,又病倒了,头疾很严重,宫中太医所开的药基本不见效,朝廷为此下发诏令,令各地官吏广召民间良医到京听令。

李弘大婚前,贺兰敏之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几乎每日都进宫当值,行他奉宸卫中郎将的职。其实这个职并不是件好差事,挺枯燥乏味,久了就有点厌烦,但贺兰敏之又知道武则天肯定希望他在这个职上任的时间长一点,因此只能尽量去适应,自寻乐趣。

出征的大军还在东进的途中,据传回来的消息,陆路的大军已经行至幽州一带,需要做更多准备的海陆大军全部集结在成山一带,准备渡海,从熊津都督府和鸡林州境内出发的大唐和新罗联军也已经向南进发,只不过还没和高丽人交上手。

大战将临,各方面都很紧张,包括李治、武则天、李弘及所有朝中大臣在内的大唐精英们,都以大部的精力关注着将起的战事,司戎太常伯(即原兵部尚书)、同东西台三品姜恪更是忙的不可开交,留在长安的他,可以说是主持军务方面的最高人物,不但要按前方传回来的情报准备调遣物资,补充兵员什么的,还要经常进宫,甚至一天数次,向李治和武则天汇报前方的情况。

因前方传回来的军报越来越多,姜恪可以代为处理很多,但重大的报告必须送入宫到,这样送到武则天手上的军报也很多,每天至少有几份,对军事没太多了解的武则天也抽空唤贺兰敏之进去,和他讨论前方将起的战事。因为还要负责李治的治疗,还有处理朝务,武则天可以说忙的不可开交,连和贺兰敏之调情的时间都没有,每次和贺兰敏之讨论完前方的军情后,就急匆匆地往另处去。

没能和武则天再玩一些激情虽然让贺兰敏之有点遗憾,但也让他心里的负罪感少去一些。

因大战将临,朝中事务繁杂,作为御前侍卫的奉宸卫将士们所要负的事也多,贺兰敏之自己也感觉天天在忙,还要不时地应武则天的召唤过去问事,每天都感觉没太多空间时间,他也不好意思找借口开溜,大多时候都老老实实呆在宫中,以免同僚生怨,也免得武则天传唤找不到他。

因事儿忙,他到郑凌瑶那里去的时候也不多,不可能每天都过去,即使去了也只能呆一小会就离去,并没有留下来陪她们母女俩更多的时间,更不要说在那时留宿了,惹得上官婉儿老是撅小嘴抗议,郑凌瑶也很惆怅,贺兰敏之也只能一个劲地解释,希望她们能理解。

最终郑凌瑶和上官婉儿不是相信了贺兰敏之,她们期望一段时间后,贺兰敏之能有空闲的时间陪她们,母女两人在外面感觉孤单,即使有不少下人也是如此,她们需要贺兰敏之的相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