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部队,我估计原数量在两万到三万人,在新野时经过长期的训练。南逃时,刘备耍了个心眼,自己携百姓走陆路,关羽率舰船数百艘沿汉水而下,相约会于江陵。刘备当是惨败,拐了个弯,带几十个人在汉津与关羽水军会合,上了船,投奔刘琦。我想,关羽的几百只船中,除了水军将士外,还应该携带了部分陆军精锐。所以关羽这支部队,基本上没有损失,保持着原来的战斗力。后来当阳败军可能还逃回来一些,人数不会很多。
刘备与刘琦会合,相当于是两支生力军会合,组成了两万多人的一支部队,其真正实力,应该是比曹操接管的荆州水军要强得多。如果曹军此时仍然轻骑来追,那就必败无疑。
三、曹操的对策
曹军在当阳大败刘备之后,成功地夺取了江陵,占据了有利位置,把刘备和刘琦逼到了东线孙权势力的方向。这时,诸葛亮跑到孙权那儿去游说联合,共同抗曹。
曹军此时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从江陵出发,水陆并进,步步为营,以泰山压顶之势,缓缓地向刘备和孙权这边压来。在九月到十二月之间,没有听说发生大的战事。应该说,曹操此举有它的合理性,急攻有可能失败,缓攻才对刘备形成了巨大威胁。
但是,即使是缓攻,曹军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正如周瑜在后方所分析的那样,荆州新附的士兵狐疑不定,北方士兵则不习惯南方天气。七月份出兵时士气就不高,过了半年,也真是到了强弩之末,各种问题都可能发生。
四、战争过程
虽然《三国志》各传中记载不同,但我们拿到一起来分析,还是不难发现其中的真相。
周瑜率江东兵赶到后,与刘备会合。
曹军此时已经有疾疫,战斗力不强,初战失利,水军靠到了长江北岸,和陆军相连。
周瑜用诈降计,派船放火,因为风势太猛,不但烧了战船,还烧着了乌林的陆军营寨。
曹军无法组织有效反击,急忙西撤。撤退也应该是水陆并撤的,曹操上岸率大军走陆路,被周瑜烧剩的余船沿江西撤。目的地是江陵。
孙刘联军水陆两路追击,一路斩获甚多。
曹军在撤退过程中,疾疫大发,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遂决定烧去余船,大军北还中原,留曹仁等固守江陵。赤壁之战就算完了。
五、曹操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