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也只能是下注了。
朝廷兵马没有什么下注的必要,常例的供奉已经是让人烦扰不堪,鞑子远隔千里,又是常在关外,而且此时的满清女真,在华夏汉人眼中仍然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除却那一直和草原上有生意往来的山西商号,其余人都不愿意选择。
而陕西乱军,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煊赫时候也有几十万兵马,但几起几伏,总是看不到有什么长远,让人不太放心。
按说李孟也是山东总兵,正牌朝廷的兵马,在外人的眼中看起来,这李孟和寻常的大明军将没有什么不同,敛财的本领或许还要高超些。
但凡是近距离接触过或者是仔细观察过的人都知道李孟和周围人的不同,或许李孟在这个时代都显得另类。
李孟善于敛财但私人生活可以称得上是俭省,每日里驱使军兵训练,从不克扣军饷,驻扎在山东却没有骚扰过百姓,反倒是屯田收容流民。
尽管做过这些好事,但李孟生活俭省,可钱财全是投入到自家军队之中,屯田收容流民,可屯田的田庄完全是自家的产业,军队名为国家的军队,但实际上也被李孟控制的严严实实,水泼不进。
大明军队一般都要有太监监军,行动都是要有巡抚等高品文官带领,但山东巡抚颜继祖和监军太监刘元斌形同摆设,把柄还被李孟抓在手中。
李孟从来不说什么忠义之辞,在朝廷之中,山东总兵李孟很不起眼,只是知道山东很少出什么乱子,朝廷有事他也会听命出兵。但仔细一想,山东的兵马除却在齐河县打败过清军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战绩了,也没有干过什么。
如果一个仔细观察过李孟和山东兵马的人来判断,只会得出一个结论“此人所图非小”或者是“恐非池中之物”之类的套话。
这话虽然是俗气,但对于那些想要下注赌富贵或者求平安的人来说,这样的人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左良玉、贺人龙之辈,也是拥兵数万,嚣张跋扈的大将,但若是和这种武将勾结,等于和虎狼为伍,说不准什么时候,对方就会把你连皮带骨头一口吞下,连个渣都不剩。
可李孟不同,从起家到现在,最起码还是守规矩的,做生意从没做过不守信的事情,这点让人总归是放心些。
而且对于商人们来说,李孟也是一名商人,他是山东最大的盐商,这种在同一个圈子的身份更加的让人安心,也让人觉得容易把握。
从前李孟自己看不到这一些,孔三德和周扬郑重的表示对他的看重或者是投靠,李孟还多少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现在已经是不再这样了,盐商方家找上门来,并不让他多么吃惊。
只不过是这方家眼光好,提前联系上了自己而已,对方凭空上门送给自己一笔大好处,自己靠的是什么来回报,靠的就是自己手中的刀枪,自己手下的几万雄兵。
方应仁看见对方神色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愈发觉得此行的正确,下注与否先不说他,搞不好眼前就有大便宜可赚。他停顿了下,身子挺直,笑着开口,此时方应仁的立场和态度已经不是方才谈话那么拘谨,而是真正站在了平等的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