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跳下车,就听到身后他叔叔扯着嗓子喝道:
“莫要过去,拦住他!”
前面那半句是对他侄子喊得,不过小孩子跑的飞快,也可能没听到这句话,后半句却是对伙计们吆喝,几名伙计倒是动作很快,追上去就把他抓住,连忙往回拽,那侄子还要发脾气,却看到自己叔叔脸色沉着,立刻不敢出声了。
“老叔,那边有热闹看呢,看两眼有什么。”
“你这孩子第一次来,什么都不知道,那边那有什么热闹,是练兵的。”
那侄子有些不服气,不过看他叔叔脸色阴沉,也不敢多说什么话了,伙计们也不出声,气氛闲得有些沉闷,不过随即就听出来有些不对,在丘陵的那边响的虽然是唢呐,可没有吹成调子,就是尖利悠长的长调。
而且那一声响起之后,接下来没有响起,而是整齐的鼓声,还有些别的整齐的声音,以及大声发号施令的人声。
看来真不是什么红白事和玩耍事情,只是这侄子也很纳闷,心想军兵不都是靠着锣鼓来进退吗?
他叔叔喊完之后,一行人继续的前行,没有走几步,就看到有两名骑兵出现在官道两旁的山包上,朝着下面看了几眼,看见大车上插着的旗子,也就是不再理会。
如今的胶州知州衙门,吴知州当真是春风得意,他也算是参将李孟的铁杆了,有这个靠山在,胶州民政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顺利无比。
而且以往的知州,都是要和同知分权,毕竟一个六品,一个从六品,本就是正副的职责,不过新任的同知周扬,全力都是扑在屯田上,这屯田的田庄分布登莱青兖四府,这周扬和手下小吏所作所为几乎相当于布政使司衙门的权责。
毕竟山东一共才六个府,同知周扬和李孟的关系,还要超过吴知州与李孟的关系,吴知州乐得大权独揽,对周扬的作为也是不闻不问。
每日里,周扬都是来到这边点卯露个面,然后去往城内的巡检验证宅院,几十名帐房师爷之类的人物,把各个田庄送来的报告文书综合,还有许多日常相关的事体,都要由这些人汇总核算。
“还真是要感谢曹州总兵刘大人了。”
周扬在盐政巡检宅院里面笑着说道,这间原本是李孟的书房,现下是周扬和宁乾贵的办公所在,两个人的书案相对。
听到周扬的调侃,宁乾贵放下手中的毛笔,笑着回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