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2225 字 2023-03-15

据宋史记载,宋代连亲王都发愁女儿嫁妆,不得不把女儿许配像唐棣一样不计较嫁妆的“公主收藏者”,或者干脆出家为尼。

为了防止男女双方因出不起聘礼与财礼而导致的男不婚女不嫁,宋代官府特地将聘财定立等第,宋刑统规定,男家为主,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等:“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

这段规定仿佛是现代印度,现代的印度也常常因为女方陪嫁不足而无力成婚,所以政府特地用法律形式规定婚姻中聘礼与财礼的等级标准。以免因此产生法律纠纷。这在中国古代是独此一份的,唐以前,法律还管不到婚嫁的财礼与聘礼多寡,而宋以后,则干脆不予规定。

因为宋代这种嫁娶的高昂费用,也才导致宋人“榜下捉婿”风潮的大盛,连丞相家、亲王家都不免受到这股诱惑。因为比较起走正式程序所需要的高额嫁资,雇两三个壮汉到科举榜下,随便绑架一名新科进士甚至贡士,实在是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又经久耐用的东西。

陈伊伊这里调笑昌国公主这份礼物不知道谁出钱,实际上,宋代嫁女的高昂资费,连皇帝都叫苦不迭,比如宋真宗就无力给女儿置办一份嫁妆,导致他有一个女儿不得不出嫁为尼,现代人也许听到皇帝置办不起嫁妆深感惊愕,但它确实在宋代出现过。

皇帝都愁嫁妆,钱王宫里,简王也被赵兴的礼物吓到了,他回完了“鱼筷”,坐卧不安的在宫中乱转,嘴里心惊肉跳的念道:“两艘巨舰,他家竟然拿出两艘两千料巨舰来作为议定礼,天爷,什么样的回礼能够相称,妹妹也,你哥哥我折腾不起了。”

昌国抿着嘴笑,宋代习俗,下的议定礼越贵重,越表明男方家中对女子的满意。所以昌国是心中满意的,她才不理简王的烦恼,细声细气的说:“哥哥慌什么,你马上要赴吕宋,正需要战船往来,妹妹就把这两艘战船送把于你。实在嫁不起妹妹,你把一艘船卖了,码头上的商人一定会给你凑足礼物。”

稍倾,侍卫回报,说是赵兴家中回答很满意。简王长松了一口气,稍停,他小心的试探:“妹妹,我听说赵家有家规,男子非二十不婚,赵云那个小孩才十二吧,那你不是有八年时间,何必如此急切?”

昌国抿嘴:“妹妹既然出了京城,这八年又去哪里,难道要返回京城等待——只有以赵家媳妇的身份,才能住入茉莉园,才能停留在昌国附近,这也是皇帝哥哥的意思。”

简王点头:“明白了,妹妹你可算好了,杭州虽然不比京城繁华,但此地物华阜茂,不次于京师多少。有了这份议亲,你也可以像李清照一般出入无禁,皇兄一定感到放心了。”

昌国微微轻笑:“太宗家训曰:出嫁从夫,昌国今后既然是赵家人,岂能再事事以皇家为主,皇帝哥哥做事确实轻浮,别说满朝大臣,就连我们这些兄妹,不也颇为凄凉吗?”

昌国公主说的是宋徽宗将他的一些兄弟远封海外的行为,原本宋代藩王无需出京就藩,只需要遥领一份封地,而后由管家,或者太宰、宗正指定的官员代为管理就行,但现在为了控制海外,宋徽宗一狠心,将几个兄弟转封海外,并命令他们出京就藩。

其实,昌国公主封在昌国,原本也是钳制赵兴的一项举动,因为舟山岛正在杭州湾出口,封给昌国,恰好可以把赵兴建设的军港收归皇家。只是皇家没有想到,赵兴推出了码头使用费这项措施,用租借的方式从昌国那里租借港口的所有权,而且不由昌国反对,便将这笔财富划拨给太宰郑居中掌控。

现在昌国要嫁入赵兴家,虽然昌国住进了茉莉园,可以监视赵兴的动向,令皇室不再遭受赵兴的突然袭击,但这样一来,昌国的封地不免又进入赵兴的囊中,以后付给昌国的港口使用费,那是左口袋的钱装入右口袋,皇家一个铜板的便宜都占不到。

不仅如此,昌国刚才还明确表态,她拿出太宗的家训来说事,表明自己加入赵兴家中,当以丈夫家的利益为重,如此一来,宋徽宗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昌国提到官家待兄妹们轻浮,这个词实际上应该是“刻薄”,简王也感同身受,他叹了口气,闷闷的说:“不知道吕宋怎么样?我听说那个贸易领是赵离人最早下手的,但愿他建的亦如茉莉园,可梁园虽好,不是故乡。从此一别,不知道此生能否再见到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