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最后的一句话显然是替赵兴掩饰,没有枢密院的许可,私自组建军队,这可是谋逆大罪。但在场的两位宰相都知道,小皇帝在身为端王的时候,连端州封地都是委托赵兴照料的,两人之间私信来往不断,小皇帝这样给赵兴开脱,在场的两位宰相哪怕捏着鼻子,也得认账。
果然,赵兴顺势说:“那些效用船队,要通归朝廷养活,实在耗费巨大,臣将之变为武装商船,既可以载运货物,也可以替朝廷储存一批熟练水手,我建议,朝廷今后也仿造这项措施,继续采取‘半兵半商’的方式,扶持水军势力。”
小皇帝也爽快,坦率的承认了那些效用船与他多少有关系,他回答:“朕既然做了天下,今后封地的产出便不用水师贩运,只是水师的运力闲置也是空耗钱粮,卿以为该怎么办?”
“出租——”,赵兴面不改色的回答:“远洋贩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有船只,其次要拥有海图,再次,要拥有一批熟练的水手。船人人都买得起,但水手人不见得能找的上,况且经营一艘远洋船,也是件麻烦的事。臣在广州的时候,试图把远洋船与海商分割出来,组建船行。这些船行靠出租船的舱位来养活自己,而海商则委托船行运送货物,以此获得利益。
现在,这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学习一项专业知识,有可能要耗费终生的精力,臣以为今后的世界,唯有专业才能优秀。船行与商行分开后,船行只管维持航线,商行只管选购货物,二者分工越来越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强。水军最后也要走这条路,暂时,水军的舱位要带满大炮与火药,而平常巡航的时候,无需全副装备,这样,它的部分舱位就闲置下来。
臣在广州是这样做的,通过海军衙门向船行交付任务,由船行负责组织货源,等货物装满战船的空余舱位后,战船执行自己的巡航任务,一边护送商队前往目的地,在目的地交卸货物后,重新获得补给,继续航行……
众所周知,海贸是利润丰厚的,我大宋海商平均的利润率在七十倍,低于七十倍的生意,海商是不肯做的,他们嫌麻烦。所以帮助海商运送货物,护卫海商的船只安全通过海盗丛生的海域,也是一项有着丰厚收益的事情,臣就是用这种办法,慢慢的将船队与商行剥离开,将那些船队改装成武装商船,为我大宋所用……”
赵兴详细解释了如何护航,如何定点贩运,如何巡航,曾布找准备好了恭维的话,等赵兴话音一落,他就抢先恭维:“人都说赵离人生就一双点金手,能够点石成金。我知道养水军耗费糜巨,但我还知道密州、广州的水军超编严重,他们不仅不要朝廷花钱,反而争抢巡航任务,经赵离人这一点拨,我可算明白其中的生金手段,高明啊……”
第三百一十三章 女儿节里又相逢
韩忠彦虽然喜欢跟曾布对着干,这时也不得不赞赏道:“朝廷若想北伐,必须养一支强大的水军,我知道造船费用很大,我还知道养护一只船,每年要花不少钱,人都说水师无用,空耗国家钱粮,原来办水师,还可以这样办,老臣顿开茅塞。”
小皇帝马上又温和的补充说:“赵卿手上还有几支火枪兵吧,这些火枪兵两日后入宫,朕也常听说火枪威力巨大,今日有暇,我等不如去看看他们的训练?”
韩忠彦与曾布接连响应,小皇帝摆驾皇宫校场,那里,几名魔军士兵正在教导殿前司侍卫训练火枪,他们用的火枪还是朱雀军留下的武器。当初兵变的朱雀军徒手出营,留在宫中的武器被小皇帝接手,在张田的竭力推荐下,小皇帝开始给皇宫侍卫配备部分火枪。
在皇宫里闹出大响动是不被许可的,所以这几天,殿前司的士兵们只是在除魔军的教官下训练使用火枪的操作,却没有具体开过枪,小皇帝要看,当然不能让这些手忙脚乱的殿前司侍卫动手,几名魔军士兵站成一排,开始在军官的口令下,给火枪装药。
一番忙碌后,火枪兵持枪立正,魔军军官看看小皇帝,再看看赵兴,以眼色发出询问,赵兴躬身向小皇帝请示:“请官家发令。”
小皇帝摆手:“让儿郎们开始吧。”
赵兴上前一步,以立正姿态,扯起嗓子下令:“举枪——瞄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