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2132 字 2023-03-15

原本,曾布想提醒章惇一声,报纸提前刊登孙琮的奏章,这说明孙琮的奏章是预先被赵兴审阅过的……孙琮还在杭州的时候,报纸上已经刊登了他的奏章——但现在章惇非要说报纸与孙琮奏章同时抵达,那也就由得章惇说了。

腊月十五,朝廷正式公布了征伐大理的理由:权臣篡位,数年不贡。

赵兴看到朝廷这个表态,也乐的开怀大笑:“哈哈,真不错,春秋时代,诸国之间相攻伐,打的都是这个数年不贡的旗号,如今我大宋也恢复了春秋时代的霸气。好的很,南洋小国个个都是‘数年不贡’,从今往后,我想打哪个打哪个,美的很!”

赵兴笑的忘形,喀丝丽挺着大肚子,一边揉捏着赵兴的肩膀,一边娇声软语:“老爷,蕃商埃德温已经求见多日了,今日有空,你就见见吧。”

赵兴心情开朗,一摆手回答:“好,那就见见——你身子重,就歇下吧,我跟那个蕃商谈。”

蕃商埃德温,也就是广东蕃人馆那名有贵族气质的白人商人,他进来的时候,手里也拿着第一期海事新闻报,殷勤问候完毕,他躬着身子问:“尊敬的赵兴,我能问一下,您的第二期报纸已经出来了吗?”

赵兴听到对方这个称呼,一下子跳了起来,他左右看了看,小心的劝解说:“荣誉的埃德温,你不能用那个字眼称呼我,请换一种称呼方式。”

在中世纪时代,西方的尊称当中分为三个等级:尊贵的、崇敬的、荣誉的。其中“尊敬的”是用来称呼国王或者公爵的,这个词最初诞生于罗马共和时期,传入中国后,国人有时也将这个词翻译为“陛下”;而“崇敬的”是用来称呼伯爵或者省长的,这个词在中国翻译成“殿下”;“荣誉的”是用来称呼子爵与市长的,在中国翻译成“阁下”。子爵之下的官员或者贵族,称作“先生”,这个词最初被翻译成“足下”。至于平民百姓,是没有尊称的,尤其不能妄称“先生”。

所以,真正按西方文法来说,是不会有“‘尊敬的’某某‘先生’”这一称呼的,因为“尊敬的”与“先生”是两种不同等级的尊称。

虽然外国词传入中国后,都以一个被迅速弱化的过程。但在宋代,埃德温突然用“尊敬的”来称呼赵兴,是极其不符合西方文法的。幸好周围没有其他舌人,赵兴一坚持,埃德温也马上换上了“崇敬的”这个尊称,试探的问:“崇敬的赵兴,我非常热切的期待你的下一期报纸,我更加热切的渴望拜会写这篇稿件的‘乌有先生’,他的笔触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气息。

只是我有一点疑问,崇敬的赵兴,你不是一直向我声称东西方消息已经断绝了吗,可他怎么能够把上个月发生的事情,这么快的传递回广州,而且都是些极其隐秘的个人隐私问题……我想知道他用了什么神奇的办法,你能给我引荐一下这位神奇的人吗?”

第二百五十一章 给点阳光就灿烂

赵兴慢悠悠的笑了,他怎么跟这位埃德温阁下说,说埃德萨伯国那位鲍德温大爷的事,是他从电影《天国王朝》中的获得消息嘛?当初他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不小心研究了一下电影中那位“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的事情,知道了“麻风国王”祖先的发家史,一不留神在报纸中详尽的报道了这段故事……

也就是说,报纸中那位“乌有先生”就是赵兴,他才是报纸幕后真正的捉刀人,但事实的真相太离谱了,这种事情说出来也没人会信,赵兴只好打马虎眼:“阁下,我的船队早已经闯入印度洋——你们也知道,我有一条自己的秘密航线,可以直通非洲,我当然能够获得非洲的消息……好了,关于这件事我不想讨论。让我们说一说你们的打算吧。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广州这群白人商人,最终是在历史中失踪的,他们响应宗教号召,返回国内参加圣战,但大宋这方面记录了他们的离开,其后,任何国家都没有记录他们的抵达。他们无声无息消息在半路中,结果使得阿拉伯商人趁虚而入,填补了他们在广州的空缺。

生在这一时代的赵兴猜测,这些人最终葬身在阿拉伯海盗手里,目前,他竭力想挽留住这批人,是想留下东西方交流的种子,可惜,目前看来他的努力没能战胜宗教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