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郑大人这是杞人忧天了。”崔礼冷哼道:“陛下这个时候恐怕是在关心宣德殿之事了,嘿嘿,听说明天就会有军中各个校尉、郎将们到终南山见识武学学子们的毕业之事。他还要平定当初的朝廷机密泄露之事,哪里会有心思来关心粮价之事。看看,朝中除掉一个窦义外,还有谁能懂得买卖之道,若是冲锋陷阵,陛下为第一的,没有人为第二。若是论诡诈权谋之道,那些宣德殿大学士都是厉害角色,没有人能比的上他们的。其实陛下手中也是无人可用啊!他手中就只有一个窦义,而这个窦义还是一个商人,还没有得到朝廷内的众多官员的接受呢?所以说,陛下是不可能出手的。哼哼,多少朝中大事等着陛下去做,陛下哪里会有这么闲工夫去管此事。”

“崔礼说的有理。”崔宏道笑呵呵的说道:“既然这个叫窦义的要与我们关东世家相抗衡,那就满足他的愿望,哼哼,我们关东世家掌控着半个天下,就是陛下对我们也是谨慎非常,恭敬有加,如今我们岂会怕他一个小小的商人。崔真,你去,账房中的钱你尽管调动,反正他窦氏有多少粮食,我们就收多少粮食。哼哼,老夫就不相信,他一个商人家中能存储多少粮食。”

“小人遵命。”崔真赶紧应了下来。

“这样好了。明日陛下要去终南武学,嘿嘿,还知道陛下准备如何应付那机密泄露之事呢?”崔宏道笑呵呵的说道:“到时候,我们也去见识一番。看看陛下的翻云覆雨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模样。”

“如此甚好!”众人也都点了点头。毕竟武学典礼也是一件大事,整个大唐所有的中低层军官几乎都来到这里,更是一件大事了。

“哎!这下关东世家恐怕要倒霉了。”郑仁基望着众人兴高采烈的模样,深深地叹了口气,暗自寻思道:“不行,此事得告诉家中,我郑氏实力大损,若是这次还跟在这些人的后面,恐怕还要倒霉了,到时候,我郑氏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了。”一想到这里,郑仁基望了上首的崔宏道一眼,暗自摇了摇头。

“听说了吗?窦氏粮行居然在低价卖米了,可是比其他的粮行要少,每斗米不过百钱,可是比其他的地方低了许多啊!”长安大街上,到处都传扬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消息,瞬间整个长安城都被惊动了。

“是啊!听说西市的泰安粮行那边已经上涨到两百钱一斗了。听说还要往上升。这下可好了。有了窦氏粮行,我们长安城的百姓能吃上低价米了。走,赶紧去买去。”旁边的又一个人说道。在长安大街上,这种事情还有许多,各个都朝都是粮行跑去,以准备买到低价米。

“大掌柜,如今该如何是好?”

泰安粮行内,崔真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望着面前的伙计,不屑道:“一个小小的窦义也居然敢与我们关东世家做对,看看吧!看看他还能支撑多久。你们也派人去买他们的粮食,出大价钱买,哼哼,我们就相信他们会有那么多的粮食供他们挥霍的。有的时候做好人也得看看自己的实力怎么样,贸然做好人,有的时候,可是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住。关东世家的人岂是别人能插手的,一个小小的窦义,简直是在作死,嘿嘿,以后长安市面上恐怕再也没有大商人窦义这个名字了。”

“那是。”面前的伙计闻言脸上也露出兴奋之色来,得意的说道:“谁不知道,这天下明面上是陛下做主,可是过了洛阳,就是我们关东世家做主了。嘿嘿,我们关东世家可是能做一半天下的主啊。”

“陛下,您看,已经发动了。”就在人群之中,只见胡成陪着卢照辞指着蜂拥而至的人群,笑呵的说道:“臣以为窦氏才是最好的利器,关东世家的人恐怕打死也不会想到,他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窦氏,在窦氏的身后,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大唐帝国,以有心算无心,他们必输。”

“关东世家的粮仓最近可有什么变化?”卢照辞点了点头,又问道。

“回陛下的话,臣派人监视长安诸门,并没有任何的变化,恐怕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们自以为自家的粮仓之中,有足够的粮食来应付窦氏的进攻,他们以为自己的钱库之中,有足够的金钱来购买从窦氏仓库中流出的粮食。”胡成笑眯眯的说道:“臣已经预测过了,我们太仓加上关中各地的粮仓中的存储,足够能支撑一个月之久,但是关东世家的粮仓和钱库只能支撑二十天而已,更为重要的是,洛阳的窦义窦大人也即将发动,而江淮、蜀地的粮食也将陆续不断的运往长安和洛阳,力量此长彼消的情况下,这次关东世家是必败无疑。”

“胡成,你做一个太仓令太屈才了。”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去户部,放心吧!只要你好好干,日后必有前途的。”

“臣谢过陛下。”胡成闻言心中高兴无比,赶紧说道:“陛下厚恩,臣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陛下但请放心,臣这次一定会让关东世家这次吃个大亏。”谁不想望上爬,但是一个太仓令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根本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胡成还不是望死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