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观念以前石坚一直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时间考虑,他一直是考虑大我,而对小我都没有那么慎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小人,还是大人,只要对大多数人有利,并且将损害减少到最低地步,他就去做。
可这一来,问题又出现了,自己现在所做,离好人标准越来越远,甚至为谋吕夷简,主动将郭氏推上死路。这是牺牲少数,挽救多数。否则有了吕夷简,首先有一点,他会想办法抓权,而且还有不少势力在暗中支持他抓住大权。那么保守势力将会得利,只要自己一离开,所有改革前功尽弃。而过了现在主慈臣贤的时光,大宋就会再无机会振作了。到时候自己打下的疆域越大,反而越坏。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这个郭氏,要是换成赵蓉贺媛她们呢?他会不会这么做?
如果换成孔孟、文王、释迦牟尼、老子等圣贤如何做。
以前那些学过的知识,凭着他强大的记忆力,就象一幅幅经文浮现在他脑海中。
从《易经》到《论语》、《左传》、《公羊》、《诗经》再到〈道德经〉,再到各种佛经,圣经、伊斯兰教义。
哄然而至!
※※※
夏竦怏怏地走出了石府。
立即钻进了他那辆劳斯莱斯。
石坚这次的行动,让他感到幸灾乐祸。这一次郭氏之死,无疑是吕夷简指使操纵,阎应文经手。但皇上态度这么暧昧,很让人奇怪,夏竦同样不知道吕夷简是怎么操作的,有可能后宫之中两位太后都被拖下水去。小皇上这才不敢追究。
石坚一直执迷于做一个直臣。这回就做吧。把吕夷简拖下去问题不大,可关健是如果牵涉到两位太后,那个乐子就大了。
然而夏竦自己也发愁了。如果石坚追究,固然石坚也讨不了好。可自己呢?大理君臣马上就要到京城了,那个高相国现在还成了宋朝的公爵,这就不能再当蛮夷人对待了。
这一告,看吧。
自己同样也没有好下场。太后遗旨有什么用?当时真宗也有遗旨,可石坚几贬几跌,而且他是多大功劳?
那么大家一起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