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百济国力虽然远不及魏朝,可好歹也是朝鲜半岛上并立的三国之一……甄神剑急遣麾下将领集结全州以及附近郡县的军旅,满打满算,也凑出了四万五千兵马,便由国主甄神剑亲自统领,南下主动迎击魏军,进而意图尽快夺回中原王朝渡海登陆的立足点。
朝鲜半岛西南隅,位于荣山江上游一带,北上的魏朝军旅,与南下的后百济兵马先头部队都发现了彼此行踪……哨探轻骑兵的对抗中,后百济完全处于下风,被斩杀三百余人,好歹也有败兵狼狈退返,禀说发现魏军正朝着都城的方向行进。
甄神剑遂慌忙指挥军旅至朝鲜半岛四大江之一,发源于后世全罗南道北端,西南流向,于木浦注入黄海的荣山江上游地域摆开阵势。未过片刻的功夫,就见南面有敌骑显露出身影,并且张开了队形,而更多的哨探骑兵还在不断的北面涌来,奔驰游走,时刻保持着警戒。
魏军骑兵,呼哨往来,紧接着又是戴兜鍪,披铁甲的步卒如钢铁城墙一般向前涌动,还有背着步弓,腰挎撒袋的射手一层层的也出现在视野当中……
即便是四万五千对三万兵马,可是后百济将兵眼见魏军阵列向前翻卷,似乎也敢到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乱哄哄的阵列耸动起来,大多士兵惊恐的来回张望,又有诸部将官来回走动着,歇斯底里的叫骂,以尽可能的稳定阵列的严整。
可是近年来随着许多土豪转投北面泰封国的王建,后百济军中便已是人人自危。结果如今悍然入侵的,竟然是更为强大的魏朝……已使得诸部将兵未战而先乱。
忽然后百济军前阵喧哗声大作,士兵纷纷交头接耳,有人直朝着前面指去……因为他们依稀望见,一队魏军甲骑策马前行,竟然拥簇着后百济的开国君王甄萱奔至阵前。
三十多年前,自从甄萱占据光州,而宣布背反新罗自立前后,后百济那些资历较深的将官便鞍前马后的为他效力……虽说近年来他被老对手王建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又因逆子甄神剑发动兵变而被推翻下台,然而受长期影响,甄萱在后百济将兵心目中的地位向来举足轻重……
可是先前一直效命的君主,如今却已倒向中原王朝!
而魏军这边战马嘶鸣跳跃声渐渐才平静下来,甄萱挺起身躯,尽可能展露出自己壮年时招聚各地土豪,据地一方称王称霸时的威武气概。他满眼恨意,直朝着对面中阵眺望过去……甄萱也注意到,从他策马踱至前阵的那一刻起,也使得后百济军阵的骚乱变得更加明显起来……
显然自己在大多后百济将兵的心目当中余威尚在,建立这个国家的君王都已经投从魏朝了,本来惶恐不安的军队士气更受打击……甄萱环视一圈,忽然厉声疾呼道:
“当年新罗治国无方,引得各地豪强纷纷谋乱自立,我与众将士戮力同心,攻城取地,而后与泰封、新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雄踞一方,遂成王业……好歹也未曾辜负了推举我为主的弟兄们!
可恨家门不幸,逆子不孝,篡我王位。甄神剑等三个不肖子杀弟囚父、悖逆不轨……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又怎配为一国之主!?
如若继续为甄神剑卖命,无异于作茧自缚。王朝王师讨伐逆臣,尔等又何苦追随着我那逆儿同归于尽?我身为百济开国君王,当年招聚群豪,带领你们打下这片江山……今日则奉劝你们为身家性命、妻儿老小着想,休要抵抗王师、冒犯天威,而就此降从了吧!”
甄萱这一番声嘶力竭的言语喊下来,后百济前列的士兵依稀听见,立刻传话于身后的同伙……一排排队列肉眼可见溃动得更为明显,怯战的情绪,犹如瘟疫一般就在行伍间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