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光州这边,当王位还没坐热乎的甄神剑惊闻他父王甄萱不但为魏军救走,还发檄文痛斥逆子不忠不孝,又有魏朝军旅撑腰,而朝着后百济国都这边杀来……他当然也免不了大发了一通火,只是满脸的惊恐之色,仍是溢于言表……
我篡位夺权,名义上也照样会对中原奉表称臣,对于魏朝而言,这与先前又有何区别?可恨那魏帝李天衢,怎么就容不得我做百济国主……为何非要助我爹卷土杀来!?
甄神剑忿恨的想着,他却还闹不清楚对于李天衢而言,他们爷俩无论是谁做后百济的国主,的确都不重要……然而泰封国王建觊觎辽东,魏朝也只是出自于牵制泰封国的目的,震慑王建不敢轻易向北拓张疆土,又恰逢他囚父篡位,时机适合,所以便顺手灭了他后百济而已……
以后百济的军力而言,也就只能去欺负东面孱弱的新罗国,却被后发制人的泰封国全面压制,当然更难以与雄踞中原的魏朝抗衡……甄神剑心急如焚的寻思着,事到如今,他老子甄萱有魏朝撑腰,那么自己又能拉拢那一方势力做为外援?
当年甄萱打出复兴百济的旗号,建立的国家史称后百济……而三百多年前,那个为唐朝所灭的正牌百济覆亡后,起码还有倭国拥立其宗室质子宣称复国,曾派出水军去与唐军交战……
可是如今的日本,却相当于开启了单机模式,对外的政策甚是封闭……当初甄萱也曾以新罗诸侯的身份向日本进贡,宣称自己称王一方,而愿建交修好,结果三番两次也都被回绝……甄神剑自知以谋反篡位的方式夺去了后百济的王位,那么日本那边,想必也更懒得搭理他。
不能指望三百多年前有意助百济复国的日本……难道我国唯有只身独力,去抵挡魏朝的攻势不成!?
第1345章 父子相会,却要往死里掐
“……魏朝虽然势大,可是今番入侵我国的,也不过三万多兵马……立刻集结军队,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杀败迫近京城的敌军。
而以后大不了促成与泰封、新罗结成同盟,递相救应,共同对抗中原。魏人以为掌握住甄萱,便要趁机吞并百济……也没那么容易!”
光州王殿当中,甄神剑咬牙切齿的嘶声念道,便喝令他那两个兄弟,与几员将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兵马,集结军力,还是要尽可能驱逐已经犯境杀来的魏朝军旅。
就算后百济先前与接邻的泰封国、新罗国都属于敌对关系……可是甄神剑也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他宁可遣使往泰封国,表态愿意臣服于王建,承认他霸主的身份,也总好过后百济直接被魏朝吞并。
想必以王建的见识,也很清楚他们这三个国家先前虽然相互攻伐,可是一旦有外部势力,直接动武介入朝鲜半岛的局势,那么后百济与泰封、新罗唇亡齿寒,暂时放弃所有争端,且先将外敌从半岛上赶出去。
只是眼下重中之重,后百济还是要主动出击,尽己所能杀败入侵的魏军,并尽快夺回被外敌控制的港汊……毕竟处于海岸线中心,主掌海防事宜的务安郡又与国都全州实在太过临近,魏军大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兵马登岸,就算这次能击败三万敌军,但是下次中原王朝再发动十万、三十万大军来时,又能力抗得了多久?
就算已经过去三百多年,可是当年唐朝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统领水陆军十三万出海远征,水军由海入江,首尾相连而前,马步军则夹江并进而迫近敌国都城,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却仍被杀得溃败亡国……
就连后世半岛南面某国的忠清南道扶余郡的古庙内五层石塔当中,可还留有《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呢……有那场战争的前车之鉴,甄神剑也知道不能一味的据城死守,盼着泰封国王建能早些发兵来援,切不可坐视魏朝按部就班的继续输送兵马与物资登岸,而形成水陆夹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