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2009 字 2023-03-08

……直到这个时候,李存勖似乎才意识到了什么。只是眼下而言,他也根本没有精力反思自己的过失……如果太原晋阳,终究难免要被魏朝大军攻破,还谈什么幡然醒悟?自己也只得随着河东李家的基业社稷一并覆亡罢了!

然而如今后唐的情形险恶,人人心中都很清楚……李存勖忿然下诏,喝令殿内群臣各司其责,其中固然也有如李绍荣等武臣抱着必死之念,笃定心思要追随李存勖死守到底。可其余文臣武将心思各异,到了这步境地,谁不知道要守住晋阳,迫退魏军的可能性也实在高不到哪去?

而在大殿东侧恭立的一众文臣前列,却是如今官居后唐太原尹,而迎娶先皇李克用侄女的重臣孟知祥……他仍是躬身不语,只是注意到李存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周围群臣仍是噤若寒蝉……孟知祥脸上阴霾又浓重了几分,却不住把头压得更低,似乎也是唯恐李存勖察觉到他心中已经生出的异样想法。

当年河东李家,要夺我孟家昭义军基业……我本以为河东势大,日后必然能成就霸业,遂对那李克用好生服侍,终于得他赏识,而做了河东之主的侄女婿。这多少年下来,我也是处处小心,打理人情,本以为能安稳做得个唐国重臣贵戚,怎料陛下……李亚子先明后暗,倒要断送了河东李家的社稷啊……

孟知祥心中怅恨的念着,当初李克用统掌河东军,势必要吞并本来由孟家掌控的昭义军。孟知祥可还记得自己的伯父孟知祥抵死不肯屈从,终究因兵败而被麾下部将所杀……孟知祥本来还以为自己能看得清时局,很会站队,早早的便投奔河东李家做为靠山,本来他一直以为,当初做出的抉择也是十分明智的。

然而河东历经李克用封晋王、李存勖称唐皇,再到近些年来后唐帝君语愈发宠信伶官阉党,国势转衰,而逐步被魏朝压制……孟知祥的官身地位固然是水涨船高,他在朝堂中也很懂得做人,本来与郭崇韬私交甚好,却又回避与李存勖身边景进等伶官公然冲突。

可是孟知祥却早已意识到,后唐的前景愈发险恶,若是江山社稷终有一日保不住了,那么自己这个依附于河东李家的权臣……所争取到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是也终将成为过眼云烟?

李亚子啊李亚子……归我当年还真曾以为你有机会成就大业,原来从头到尾,你仍只不过是个只知带兵打仗,却不足以为明君的武夫!如今据城死守,可是一直熬到魏朝大军不得已退兵的可能……却还能有几成?

你还说当年朱温贼子,也曾险些对太原晋阳形成合围之势,可河东李家终究化险为夷……但当初不正是因为魏帝与朱温于宣武军会战,而一股杀溃梁军主力,迫使朱温只得退守至关内,才使得河东李家摆脱困境?如今杀至晋阳的却是魏帝,可谁还能杀得他弃守中原,以解河东倾覆之危?

虽然已经生出别样的心思,可孟知祥深知眼下也决计不能让李存勖有所察觉。可他深知自己身为太原尹,总掌晋阳民政、司法、捕盗、赋役、户口等政务,如今更是要调度一应军资,用以死守城郭……遂又暗念道:

且先也只得遵从李亚子的旨意行事,只是眼下虽然尚还不能说死,毕竟南朝大军更有可能攻破晋阳……而一旦魏军抢占任何一处城关时,我也务必要做另一手部署了……

第1000章 为了自保,为了报仇,注定的叛变

即便惶惶不安,也已是各怀心思。可晋阳皇宫内一众文臣武将知道李存勖现在的心思极为敏感,但凡被点倒名头的臣僚,奉旨前去督检部曲、检查城防、清点库藏、征调民夫、调转军资……也分毫不敢怠慢。

然而位于宫禁皇城左近,隶属于后唐皇帝亲军从马直的营房当中……有十几人聚在一处,房前房后,也有三三两两的军士来回走动,十分警惕的注意着周围的动静,观察是否有其它部曲的将校兵卒会朝这边靠近,以严防隔墙有耳。

而聚集在房内密议的众人里面,先是有一员军校冷笑着说道:

“就算李亚子下旨称将大开内库,犒赏守城军旅……哼!他却早干什么去了?且先不说我等应得的军饷,尚还没有补齐,便又有多少兵马白白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