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见朱棣一味只揪着按察司不放,心头不禁有些不忿,当下便上前一步提醒道:“皇上,张越遇袭之后硝制首级悬于旗杆,无异于泄私愤用私刑,不可不问……”
“这有什么好问的!”朱棣皱眉扫了金幼孜一眼,冷冷笑道,“朕派他去山东就是让他去杀人的,如今四百多号教匪悉数伏诛,这回程中又杀了十几个,自然是杀得好!将逆民首级高悬于旗杆开路,正好可以震慑那些不法之徒,有何不可?早知道那七个俘虏会在按察司大牢中不明不白丢了性命,还不如将那七人一并杀了!”
皇帝这杀气腾腾的口吻让金幼孜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而一旁的杨荣却在心里冷笑——金幼孜还真是老糊涂了,皇帝分明想要张越见血,而且越多越好,这一次的事情岂会去追究他的过失?只是,瞧着皇帝的这种手法,仿佛是将张越硬是往某条路上逼……
杜宜山啊杜宜山,你就算再会教学生,只怕也架不过天子的手段!
第二百八十二章 婚事决定了?
大宅门中即便管束再严,却始终难免禁绝私底下的议论。这会儿张家茶房里头烧水的两个打杂的二等媳妇就趁着等水开的时候悄悄嘀咕了起来。
“听说了么?三少爷已经回来了,如今正在宣武门外的驿馆内住着呢。”
“既然回来了怎的不回府?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那驿站再好能有家里头好?”
“没见识!三少爷这回乃是钦差,钦差回来之后自然得投了文书等皇上召见,怎么能轻易回家?话说回来,今儿个杜夫人和杜小姐上门来见老太太,我看三少爷这婚事至少有八分准。只可惜咱们没法偷偷去瞅上一眼,之前林嫂子回来可是赞口不绝。”
“那杜小姐如何我不知道,可之前那位杜大人……咳,谁能想到,一个族学里头成天端着冷脸的塾师,竟然还是个人物。只不过,如今杜大人都下了狱,这桩婚事老太太怎么会点头?须知三少爷乃是仕途正好的时候,北京城那些公侯伯也应该乐意和咱家结亲。”
这边两人议论得正起劲,声音渐渐就提高了,由于灶上的水正烧得滋滋作响,她们甚至连茶房的门帘被人掀起,有人走进来都不曾察觉。直到背后响起了一声咳嗽,她们方才转过头去,看见来人顿时面如土色不知所措。
“上房那头正催水,你们却在这儿偷懒嚼舌头,三少爷的事情岂是由得你们说道的!”
玲珑嫁了管家高泉的儿子,如今成了家里有头有脸的管事媳妇,专管北院老太太顾氏的那一摊事情,就是东方氏也不好随便支使她,因此她做起事情也比以前少了几分畏缩,多了几分雷厉风行。此时,她劈头盖脸训斥了那两个媳妇,见她们哭丧着脸连连告饶,这才警告说:“今儿个是被我听到,若是让别人抓着立刻就是一顿板子!以后管好自己那张嘴,别再胡说八道!水开了,赶紧送到老太太那儿去沏茶!”
两个媳妇这才如蒙大赦,千恩万谢之后,她们就连忙提起铜壶跟着玲珑往上房赶去。到了地头,两人进了耳房帮忙灌水沏茶,玲珑则是径直进了正房。
平日正房就热闹,此时更是家中女眷云集,炕上东头是顾氏,西头则是裘氏陪坐,杜绾坐在左下手第一张椅子上,冯氏东方氏张怡占了西头的三个位子,李芸这个长媳则是站着陪说话。几个大丫头垂手侍立在各自的主人身后,那眼睛却全都往杜绾脸上好奇地打量着。若不是张超张起兄弟正在军营当值,张赳又被冯氏硬是留在屋子里看书,这人还得更多。
顾氏此时正心有余悸地叹气:“前儿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实在是吓了一大跳。去青州杀人原本就已经够让人担惊受怕的,谁知道竟又在半路上遇到了这一遭。说起来先头杜大人也真是艰难,硬是将那样的局面收拾好了,结果还被人告了那一状。不过,杜家太太且放宽心,皇上必不会委屈真正做实事的人。”
裘氏听顾氏这么说也觉得宽心,当下就笑道:“多谢老太太吉言。我家老爷乃是执拗性子,做事情不顾前后,只凭本心,这才会招惹了别人参奏。我平日也常劝他,但他一开口就是搬出大道理压人,从来不知变通。可他终究清正,若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指不定就躲了。好在元节跟着他学了经史学问,却没学他这性情,待人接物分毫不差,这才是好事。”
别人称赞自己的孙儿,顾氏听着自然高兴,嘴上仍是谦逊了一番。和裘氏说道了一番,她少不得又向杜绾询问了几句,看那举止听那谈吐,她心里不禁愈发满意,顿时笑得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