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嬷嬷谢过之后方才坐了下去。
她先是和王元元唠了几句家常,随后才步入主题。
“前些时日,有位刑部主事托人上我们家为他儿子求亲,求的是三姑娘,我们老夫人有些拿不定主意,让我来问问您的意见。”杨嬷嬷对王元元道。
杨嬷嬷说的三姑娘是王元元三叔的独女,她父母都是老实的性子,只每日靠着份例过活。
她也是个沉默安静的性子,素日里姐妹相见也很少讲话。
“刑部主事好像是正六品衔吧。”王元元问杨嬷嬷。
杨嬷嬷点了点头道:“是的,若是在云国的时候,自是与咱家有些不相配,可现在”
现在云国国破,就连原云国国君都只被封了一个顺德侯的封号,更遑论余下那些云国旧臣呢。
那些自身本有才干的臣子倒还好说,如王家这般依靠爵位过活的人家,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
“那他们家说的这个男子是个什么情况呢?”王元元听杨嬷嬷说完后问道。
杨嬷嬷就道:“这位杨公子今年二十岁,他姐夫之前在南州县做县令时,他曾跟在姐夫身边做主簿,后来他姐夫调职高升了,看他做的好,就跟朝廷举荐了他。他也于去年得了南州县令的职位。”
现今选官制度有三种,一种是察举,由下而上选举管理,由百姓举荐乡里有德之人为官。一种是征召,是由国君选拔有德行的才学之士,任命政事。另一种则是世袭和举荐。或是承袭长辈职位,或是上峰推荐下峰,这两种是现在常用的一种选官方式。不过晋国君是个有为的国君,他担心官位被那些豪强士族把持了,就下令若承袭或者被举荐的是重要职位,那么承袭人或是被举荐人要到国都来参加考试,并由吏部官员对承袭人或被举荐人的德行、才干、风评进行考察。
这位杨公子虽是得了姐夫的举荐,可他既能通过考试,并且通过吏部的考核,想必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干的。
“不过这位杨公子都二十岁了,怎么还没成婚呢?”王元元奇怪道。
“说是之前定了一门婚事,不过那家姑娘得了病去了,因为这个杨公子的亲事就不太好寻了。”杨嬷嬷忙道。
王元元则沉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