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0页

“其实20架的数量倒是不错,整个乌克兰境内拥有的伊尔-76数量也不到50架呢,搞太多,麻烦。即使两千万美元一架,这也得十亿美元了……”柳东盛倒是觉得这数量比较合理。“可我就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就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图纸了。即使不仿制,用来参考学习,也是不错的啊。”

以柳东盛对谢凯的了解,从最开始,谢凯一直都最希望搞到的是来自苏联的技术资料。

搞到资料,不是为了自己直接用图纸来制造,而是研究苏联的技术过程进行学习,弥补国内的不足。

404基地是一个科研基地,如果一个项目从头开始搞,搞成功也会跟国际上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站在他国科研基础上,学习的过程中消化,加以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开发更先进的出来,这起点就会高很多啊。

谢凯怎么就转性了呢?

要知道,苏联境内,可是有不少收破烂的,连各种工厂里面的废纸都收购,运回去加以整理,作为学习研究资料使用。

现在居然瞧不起伊尔-76的制造图纸。

难道是因为搞了太多技术资料,谢凯膨胀了,膨胀到瞧不上伊尔-76技术图纸的程度了?

既然这样,谢凯应该是想要安-124这种世界最大战略运输机的图纸了。

“搞安-124的图纸?小舅,这个难度太大了。红旗集团不是跟安东诺夫有很多合作吗?之前才引进了全套安-22战略运输机的设计制造图纸呢!”

罗峰被柳东盛的喃喃自语给吓到了。

安-124鲁斯兰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除了安-225外,最大的军用运输机。

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载40吨货物可以飞行11500千米,120吨也能飞超过4300公里的航程。而且还有一款150吨运输能力的型号。

一架,仅仅成本,都得数亿美元。

整个苏联都生产不了多少架。

生产出来,也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