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称之为航空产业进步路上拦路虎的基础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
“目前国内正在研究lc6,苏联的b96合金技术当初我们国内拿到了,小批量实验室条件制造下,性能还不错。另外,为了进一步减轻飞机自身重量,增加机体结构,我们在运-15的设计过程中加入了tc4钛合金。用tc4钛合金在大压机锻造后作为飞机主大梁,同等结构强度下,重量减少了至少8吨……”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向谢凯介绍着眼前这架飞机上面的技术成果。
仅仅使用钛合金,机身重量节省8吨,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飞机可以多带8吨的燃油,可以多携带8吨的货物!
意味着飞机可以飞得更远……
唯一不好的就是制造成本增加的不少。
一吨钛合金,尤其是tc4这样军用级别的顶级钛合金材料,制造难度本来就高,一吨仅仅材料都得二十多万。钛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加工困难,加工费用更高。
“使用了多少钛合金?”谢凯估算着价格。
要是成本太高,最后这飞机价格喜人了,就不美丽了。
“35吨左右,成本要增加好几百万。”程不时有些尴尬。
运-15的成本,比运-10的成本增加了几乎一倍。
“这还没什么问题,最大载荷情况下,航程多少?”谢凯问出了最想知道的事情。
运输机,特别军用运输机,这是最重要的指标。
当年运-10之所以在民航客机失去发展前景,最终也没有被缺乏大飞机的空军看中,就因为各种指标太差。
最大起飞重量110吨,空重就达到了58吨,剩下52吨的重量用来分配给飞机搭载的燃油跟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