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十号工程,跟超-7a不同。
超-7a看起来先进,实际上了解内情的都知道,红旗集团如同宣传359坦克一样,说的是某方面性能接近或达到三代机标准的准三代战机,可真实差距,很大。
这本来就是为了向那些经济实力不强,又想拥有先进的战机的小国家提供的。
对于一些有钱的国家,这就是高级教练机,价格也都差不多。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发动机上。
他们如何能接受?
最先进的战机发动机被他国卡着,如果真需要的时候,人家直接停止供应,那还得了?
降低性能?
龙耀华他们更不愿意。
如果真的要降低性能,空军可以直接使用超-7乙这种双发战机。
没有必要再搞个新的性能差不多的项目。
“首长,不是咱们把脖子伸给别人卡,只有尽快搞出来,试飞,才能验证设计是否合理,然后进一步持续改进,等技术提升上来,让性能更优异。十号工程不像歼-7那样,不管怎么改,除非放弃原有的气动外形设计,否则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景,至少是无法符合未来国防需求……”谢凯这话说的非常不客气。
对歼-7的改进设计,132厂跟611一直都在持续,哪怕到了谢凯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依然在持续修改。
就像谢凯曾经跟很多网友一样担心的,26个英文字母好像根本就不够歼-7这款被誉为中国空中59、拥有强悍生命力的老战机改型使用一样,国内改型实在是太多。
甚至有型号被称之为小歼-10,原因无他,外形跟歼-10很想,改出来后,就连米高扬都不认识。
可终究,机头进气道哪怕改为机腹进气,依然无法装上先进的雷达。
谢凯提出来过,希望611把更多经历放在对超-7项目上,奈何人家不乐意,非得改歼-7。
原本一直都存在于歼-7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几年才真正得到有效的解决。
那又如何呢?
生产出来的歼-7即使质量可靠,即使性能经过改进,可依然落后了,按照苏联人的划分,歼-7的原型是米格-21,经过国内多轮设计修改,最多达到苏联的三代标准,没法跟米格-29之类的比。
“歼-7有着很大的改进潜力,只要配套能跟上,甚至可以改造得比国际上先进战机不差多少……”屠大佬很不满意地盯着谢凯。
说事情就说事情,扯歼-7干什么?
作为总师,自然不希望别人说自己干的工作没用。
“屠总,您误会我的意思了。”谢凯真不是这个意思,转而看向龙耀华等,“首长,美国跟苏联,新一代的隐形战机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甚至已经有型号服役了,如果再因为发动机拖下去,我们差距只会更大……”
国内大多数人都知道跟国际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