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9页

也正因为如此,在苏联解体后,大毛那么长时间都能向美国、欧洲甚至全世界出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就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的先进技术,成本相对低廉……

“真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的人在车上已经安抚不了了……”郑权问谢凯。“为了把这些人弄回来,之前已花了3700万美元……”

“才花这么一点,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成本不高,仅是那一百多名技术专家,产生的价值都可能上百倍甚至上千倍……”谢凯不在意花多少成本。

现在只在乎人才跟技术是否能弥补他们的空白。

“那边……你没留什么尾巴吧?”

“都清理乾净了,资料跟技术设备,都是倒了多少次手出来的。这些都是他们内部人员当做破烂卖给他们国内的人,再由欧美的人收购,最终才到我们手中……”

郑权给谢凯介绍了大概,具体过程没向谢凯解释。

尤其是如何从欧美的人手中弄到这些技术跟资料的。

反正有人背锅。

谢凯也不愿意去了解这些情况,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只能让他们继续待在火车里面。”谢凯再次强调,“你也不用太过担心,都已经到了我们的地盘,而且上了一批人,他们会控制场面的……为了让他们对未来有信心,沿途物资补给这块,可以丰富一些。不同的地方特色,可以让他们尝尝,保密工作做好就行。”

谢凯的回答,让郑权也无奈。

事情不需要郑权去操心,国内的事他也不容易解决。

“西伯利亚铁路上,他们应该吃腻牛肉罐头了。苏联很多人认为国内经济差,物资供应比他们还匮乏。更搞笑的是,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听说,说是国内搞飞弹的连茶叶蛋都吃不上……”

“那就让他们把茶叶蛋吃腻。”谢凯怒了。

茶叶蛋很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