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8页

“技术人员倒没太大问题,主要是他们的家属……大多数家属不是搞科研的,在火车上待了很长的时间。”郑权沉声说到,“在西伯利亚铁路上的漫长旅途,闹腾了好几次,现在在火车上待了半个多月,从来没下车活动过,里面的物资供应再充足,也没法解决精神上的压力……”

郑权希望谢凯能调动飞机,或者其他更快的方式把这些人运到基地。

整列火车非常长,不过列车上人员并不多。

上百节车厢里,有30多节装的技术资料跟各种科研设备。

其他几十节车厢里,最多的也不过只住了20多人。

全部车厢加起来,也不过700多人。

“里面技术专家一共143名,都是技术骨干,不少属于专家级别,由于太过年轻,资历比较浅,加上自己也不善于跟领导搞好关係,不被重视……苏联技术专家实在太多,他们难以有机会展现自己……”

郑权看着谢凯,希望谢凯能重视这事。

车上的那些技术专家,失去任何一名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为了搞这些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苏联培养这些人或许容易,但是他们能离开苏联,也可能会不愿意帮基地搞科研。

“如果飞机在某处集中降落起飞,很容易被外界发现,不利于基地保密。这年头,国内航班并不是太多……同时,这些苏联技术专家没什么问题,只要能给他们良好实验环境,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就能安心地待下去,但是他们的家属不行。进入基地后,各种配套设施虽然完善,可不是为他们自己的祖国贡献,一直待在祁连山里,你觉得普通人能受得了么?”

谢凯问郑权。

郑权搞的这些人,心中有数。

在祁连山靠近隔壁的山区里面,所有人都是自愿为国家奉献,即使这样,在之前那种生存不下去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想要调离。

现在各种条件好,同样有人想离开。

那里,跟外界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