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页

有了战机生产线,再有了发动机生产能力,到时候,就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太多战机了,也可以着手对其他落后的战机进行改进。

那样一来,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经费短缺,苏联跟欧美都不愿意卖战机的情况。

双方回到招待所,谢凯把情况给汪贵林汇报了一番,对于出售航空发动机大修线的事儿,他们倒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都是属于后勤维修服务的。

“一条大修线的各种设备并不高啊,你这要他们28亿美元,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对于谢凯的报价,汪贵林只能庆幸,他不会从谢凯手中买东西。

谢凯看着汪贵林,“汪叔,大修线的技术设备不多,但是经验值钱。伊拉克人国内的很多战机都是有不少年头了……”

这个价格,已经属于友情赠送了。

伊拉克人得到大修线,每年都得支付给苏联人跟法国人好几亿美元。

“你看着弄吧,这些我也不是很了解。”汪贵林说到。

谢凯点头,“伊拉克人手中还是有好东西的,这次应该可以从他们手中弄到一些我们需要的技术跟资料。只要他们把咱想要的给了,大修线免费送他们都不是问题。”

“他们有什么技术?”汪贵林不解,“当初他们搞到的f-14残骸跟上面配套的ai-54空空导弹,都给了我们。”

伊拉克人整天都忙着打仗呢。

能有什么技术是中国需要的?

谢凯卖了个关子,也没有做出解释。

弄得汪贵林好奇不已,他知道谢凯盯上的东西都不会太差,任由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伊拉克人有什么东西是中国没有的。

难道又要搞战机回来做逆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