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采用大铸件结构,我们可以保证100成功。不过加工精度差,最终也没法再向65万吨大压机发起冲击,这种传统的技术用到65万吨大压机上,使用寿命不会超过十年……同时,精度差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维护成本也将会非常高……”沈鸿耐心地解释着。
要想对65000吨大压机发起冲击,就必须得采用新的技术设计。
如何选择,这得看郑宇成跟谢凯。
他们要用传统结构来搞出45000吨大压机,以后再搞65000吨大压机,难度不会有所降低。
237 不得人心的招标(月票2250加更)
“传统制造工艺,技术性能更可靠,对吧?”郑宇成问道。
沈鸿点头,眉头皱了起来。
如果郑宇成要求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来生产这台大压机,他们这么多工作就白做了。
“不,我们采取新工艺。即使成本高一些,我们也愿意承受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风险!”谢凯知道郑宇成的想法。
运十的核心框架结构,45000吨的大压机就能解决,郑宇成原来是为了后续的项目,现在明知道不可行,就退而求其次。
沈鸿的话,不仅让谢凯反省自己,郑宇成同样不是傻子。
两人都被浇了一盆凉水,如果还不能醒悟,404基地就真的没救了。
“他们不是说风险更高?我们先搞出45000吨的,解决目前我们的困境再说。”郑宇成对谢凯说道,“新技术什么的让他们自己去搞,去验证。”
“我们未来需要65000吨的大压机,甚至更大的大压机。这点风险,我们现在如果不冒,也不会有别人去冒的。等到我们到时候需要,开始建造65000吨大压机的时候,我们还得面临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谢凯对郑宇成解释着。
郑宇成一下子变得保守起来,这是好事情。
可他保得不愿意去冒采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这就不是好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