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江逐流点了点头,虽然他猜测铜则就是称重用的砝码,但是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阿布杜大师,这四块铜则碎片重量分别为一钱、三钱、九钱和二十七钱。”江逐流迈步出列向阿布杜拱手回答道。

此时鼓声刚响了四十三下。

宋人这边也不知道江逐流回答的对不对,那么精于术数心算的已经开始用从一到四十一个数一个数验证江逐流的答案了。

阿布杜手一抬,那边鼓声就停了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

江逐流淡淡一笑,负手答道:“我乃大宋河南府伊洛书院学子江舟江逐流!”

第七十一章 西夏国师(五)

阿布杜惊异地看着江逐流。这道题如果没有正确解法,一个数一个数的凑答案,没有一刻水漏的时间是凑不出来的,即使是心算天才,在平心静气的情况下也需要五六通鼓的时间。此时鼓声这么急促,又如何能平心静气得下来呢?可是这个年轻人硬是在四十三下鼓声内说出了正确答案。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不可能啊!难道说他是心算超天才?

这时国子监算学博士杨清已经用把从一到四十所有的数都默算过一一遍,江逐流的答案果然符合要求,他忍不住叫道:“妙哉妙哉!杨清怎么就没有想到!真是精巧!”

众人本来正忐忑不安,担心江逐流万一回答错了,就坠了大宋一次威风。此时见杨清率先称妙,众人知道杨清的算学水平,他既然说妙,那就错不了。顿时人人都面带喜色,我大宋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岂是你番邦和尚一道小小的算学题能难住的?

大宋的朝风向来宽松,皇帝和皇后对朝臣的恣意举止一向包容,所以杨清才这么放肆地叫了出来。若是在清朝,杨清在皇帝面前敢这么一叫,即使那皇帝是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杨清有十个脑袋也会被砍了去。

阿布杜这边也有了主意,既然你大宋多心算天才,那么我就来一个逻辑推理的。

“大宋的高人们听好了。第二题开始。”

阿布杜一伸手,立刻有一个助手递给他一把铜钱,阿布杜将铜钱展示给众人看:“我手里有十二枚外表一模一样的铜钱,其中十一枚重量相等,余下一枚铜钱与其他十一铜钱重量有非常细微的差别,这个差别用手是感受不出来的。”

阿布杜再一伸手,另一个助手又给他捧过来一架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