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说什么了?”七叔强忍着悲恸。
汉辰摇摇头。
“他吩咐汉辰多陪陪七叔,说这太脱俗飘渺的东西,多半不是久留人间的,孙先生的理想固然好,但在人间怕难实现。老爷子说,因为是在中国,要来实践他的理想的毕竟是中国的人,想的一个样子,被下面的人做出来怕就走了样子。”
七叔看了汉辰一阵冷笑,不知道是不以为然的讥讽,还是戳到痛处的无奈。
汉辰又说:“平日里老爷子最顽固,不过这次的话反让汉辰寻思良久。七叔,孙先生是个伟人,他的事业靠凡人来实现太难了。‘和平奋斗救中国’,谈何容易,怕就连各位大帅都想是不发一枪太平的拿天下呢,但最后还不都要靠武力来统一?”
“毕竟是不一样的,这日后中国的救世主就一定要是个‘神’,是个不计较一己私利的神。”
小七整理过情绪,同汉辰回去见大哥杨大帅。
杨大帅见了小七并没多问,小七还以为大哥见到他这般难以掩饰的落魄定然要痛斥一番,可大哥递给他一张报纸。
“北平祭奠孙大炮的挽联,真是才人辈出,我刚跟你顾师父评论了许多。这报上说,当属于远骥的从欧洲发回的那幅为千万挽联之首,你看看。”
小七接过报纸,那副挽联令他酸楚的泪涌上眼眶。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于远骥无愧为十三岁中秀才的神童才子,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全无造作之气。淡然几词,囊括了孙先生一生的抱负和世事的无奈。这上联典出《论语》,下句典出三国曹孟德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在这又一颗灿若流星的伟人划亮夜空溘然长逝,山河悲喑失色举国哀悼之时,挽词如潮却没有一联能匹及于远骥这一幅道出孙先生的心事,难怪报上一致认定于远骥之才华横揽一世,无人可及。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怕于远骥将此话加在孙先生头上的时候,心意的归属已经不言而喻。可笑的是,他杨小七和于远骥何尝不是一种人,或许他们二人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特质。也就是谭壮飞先生在菜市口从容就义时呼出的那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第197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于远骥也好,他杨小七也罢,都是脚在一道无形的门槛内,那道紧闭的黑漆大门刚被打开,让他们有机会眼望了开阔的外界。明知道美好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心中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希望,也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去为之奋斗,但那沉重的脚步就像粘在了门槛内,如何也抬不起脚,如何也迈不出去。那种无奈和怆然是同常人难以讲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