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张辽口出“威胁”之言后,原本一度陷于停滞的议会组建立刻重新开动。各方势力一反之前纠缠不清的态度,纷纷展现出各自的“高风亮节”。
曹操也不再任由众人拖延,带着丞相府诸曹和自己的心腹谋士也加入到其中。这位如今执掌着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的参与,更是加快了议会的组建。
不过七八天,位于雒阳的中央国家临时议会便组建完毕。之所以是临时的,只是因为各方势力念及议会要有上下两院,而且这两院的区分则是以爵位为主。如此一来,如今的封爵制度便不再适合,他们需要一个临时的议会来重订封爵制度。同时也可以将国家的根本大法制定出来。这样一来,将来即便是想要修改这套根本法律,也可以以此为借口,临时议会制定,自然有重修的必要。
这一切张辽看在眼里,却绝不插手其中。他清楚,这些年来他做的已经够多的了,该说的,该做的,他都已经尽力了。此时是该让其他人自己动手、动脑的时刻了。张辽可没有做一辈子保姆的嗜好。
这段时间张辽悠闲自得,除了向北疆通报雒阳的消息,并在雒阳确定各地进京议员的名额后告知北疆要小心行事,张辽便终日不是寻亲访友,便是在太学临时客串老师,向太学中的学子讲授几何、代数、物理、化学这些被正统文人视为偏门的学问。
对张辽的行为,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均是一笑置之。这样一个可以撬动局势的人摆出绝不干涉的态度,众人还能要求人家如何呢?
但是张辽也不是毫无烦恼,这一日孙翊登门,张辽的麻烦也就到了……
第704章 处置孙、刘的不同态度!
孙翊登门为的自然是孙家,而且此事还与孙权有关。然而孙翊本就是用与孙权势不两立的态度行保全孙家血脉之事,若是此时再与孙权有了勾连,难说曹操会不会一怒之下将孙翊、孙权兄弟尽数干掉。左右为难之下,孙翊想到了正在雒阳悠闲自得的自己的妹夫张辽,于是立刻登门求教。
听孙翊叙述完事情的原委,张辽也有些愕然。孙权不是个烈性之人,这一点张辽早就知道。可是孙权却是一个爱憎分明,喜怒皆行于色的爽快人,这一点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当前的印象,都没有异议。没想到孙权对于“背叛”了孙家的孙翊却放下了之前执意要将其“逐出家门,开除宗谱”的态度,暗中请托孙翊为孙家在京师中转圜。如此天差地别的变化,不要说是张辽奇怪,就是孙尚香也百思不得其解,就更别说孙翊心中忐忑不安了。
“夫君,二哥他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因为孙翊的到来而前来陪同的孙尚香在听完孙翊的话之后疑惑的说道。
“仲谋是想改弦更张,保住孙家实力不损。这家伙,哪里是请托叔弼,分明是借叔弼之口将此事告知辽罢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这些小心眼,这家伙的大气都哪里去了?难道他直接作书与香儿或者辽本人,难道辽会拒绝吗?”张辽虽然将孙尚香娶进门,但是他的年纪长于孙权、孙翊,故而在说到他们时,均是以表字相称。而且张辽对孙权如此识时务并不意外,却不喜孙权这般多次试探,故而语气中颇有不悦。
“夫君!”孙尚香拖长了声音叫了一声。孙尚香与孙权毕竟是兄妹,虽然两人有过矛盾,但是如今的孙尚香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老母亲和大嫂也被秘密接到身边。在这种幸福的生活中,孙尚香不免会想起昔日往事。又念及孙权在大军压力之下的艰难生活,也希望自家人能够摆脱这种困境,恢复正常的生活。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孙家自身的态度之外,张辽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孙尚香自是要紧紧缠住丈夫。
“仲谋过于小心眼了。我既然能迎娶香儿,又将太夫人与伯符遗孀接到马邑,这本就没有与孙家划分界限之意。仲谋有事相求直说便是,却偏偏要拿着叔弼作伐……这个兄长当得确实不如伯符称职啊!”张辽叹道。
孙翊闻言也心有同感。若非孙权因孙翊武力过人,在孙吴旧臣中颇有人缘,又岂会不遗余力的打压孙翊,最终导致孙翊出兵荆南却被俘的结局。若非张辽有意谋划分化孙家,韩当将计就计的劝孙翊归降曹操以保存孙家血脉,哪里会有孙翊今日的安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