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确实如此!”管宁随声附和,“咱们还是继续咱们的话题,至少议会还未成立,中央级地方官制也确实需要重新确定。”

管宁的意见得到了众人的认同,气氛也顿时恢复正常。

“文远,这六部和督察院我们都明白他的职责,但是这六科、五寺、一院算什么意思?尤其是太仆寺、太常寺、鸿胪寺的职责不是与六部中的礼部以及一院中的理藩院有重叠吗?”孔融问道。

“文举兄看的很细啊!”张辽先赞了一句,接着说道:“这六科官职为给事中,在编制上属于六部,但是在职能与督察院相同,但在任免上则直接归属于议会。六科设督给事中、左右给事中每部各一人,给事中则依据各部事务的繁忙程度,不做明确定编,可灵活掌握人员。这是一个掺沙子的办法,他们将负责监督六部官员的工作,审核六部的决议并有权对六部的决定提出反对。一旦反对决定做出,六部就必须进行更改。若是一件决议导致给事中反对达到三次,则将此决议交由内阁合议。若是内阁的决议依旧遭到给事中反对,这时候给事中将对内阁决议做出封驳,则此项决议自动交由议会审核。这种反对和封驳一旦做出,六部和内阁官员的考核将会做出不好的评价。但是六科给事中若是有携私报复或者因受贿而渎职之举,一旦被督察院、刑部查明,也将依法做出惩罚。至于给事中的任职年龄和品级我这里也有说明,因为给事中的监督职能,官员的年龄不宜过大,以免失去冲劲。如此一来,品级也不宜过高,我个人的意见是督给事中从六品,左右给事中正七品,给事中则是从七品。若是……若是议会给予天子部分权利,则六科给事中亦有封还天子敕书的权力。”

“好!”张辽说到这里,王粲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位高权重,以热血青年充任给事中,有他们监督内阁于天子,文远好谋划!”

王粲年纪不小了,但是他却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在王粲表态之后,孔融、杨彪、管宁、田丰、沮授这五位也各自颌首,表示赞同。尤其是田丰,曾经担任过侍御史的他,对于监督官员以及对官员不负责任的决议有过切齿之痛。给事中这种官职的设立条件,以及他们编制、职责、任免各有归属的设定让田丰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不错!六科如此,那五寺、二院也劳烦张将军一并解释吧。”杨彪面带笑容的说道。

“五寺则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与督察院、理藩院。督察院不用说了,直接说理藩院。顾名思义,藩是指藩属,理藩院管理的就是国家与周边藩属国以及尚未臣服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交往。藩属国投递国书、进贡、回礼以及向藩属国派遣官员、使者的事务皆有理藩院负责。不过理藩院的官员必须精通纵横之术,说穿了,理藩院应该是纵横家的大本营。而五寺的长官成为寺卿,少卿和寺丞各两人,下属机构若干。其中的大理寺是属于审案的,刑部只有执法权却没有审判权,审判权归于大理寺,因此大理寺也在各地有分支机构。如此一来,加上督察院的监督,司法腐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至于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并非与九卿中的太常、太仆、光禄勋、大鸿胪完全一致,可以说这四个机构根本就是负责安置闲散皇族的地方,他们管辖的也只是皇族内部事务。太常寺主管皇族祭祀,光禄寺主管皇族宴享,太仆寺主管皇族车驾、工程,鸿胪寺则是皇族招待宗藩时的主管机构。而国家的祭祀大典、欢庆饮宴由礼部负责,国家的马政由兵部和枢密院负责,国家的车驾、交通、工程由工部管辖。而外交,刚才已经说过了,是理藩院的职权。”

第698章 天下官制(下)!

“原来如此!”杨彪、孔融微微点头,对于张辽分的如此细致,他们也没有意见。一来这套官制还只是张辽个人意见,并非成为现实。二来他们也对张辽如此划分的理由表示了理解。尤其是安置闲散皇族的问题,总不能个个皇族都有封爵,一部分有才能的皇族子弟也应该让他们有发挥才能的地方。虽然张辽没有明说,但是在场的六位都是人精,哪里不知道张辽未曾明言的意思。那些在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中得到锻炼并进入到议会、内阁大佬眼中的出色的皇族子弟也可以到六部及其他机构任职,这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还能够减少皇族内部对议会内阁的反对,使得近在眼前的议会组建少一些阻碍。毕竟不是每一个皇族子弟都是纨绔,刘晔、刘备就是实例。

“如此考虑确实周到,张文远,你如今是越来越狡猾了!”田丰眯着眼睛笑道。

“元皓先生过奖了。”张辽微笑着回答。

“好啦!好啦!咱们继续看。”杨彪笑着挥挥手,如今他的心情实在是不错。

“这里还有五寺、一院的品级说明,不错。”杨彪指着图上的一角说道:“文远将这五寺、二院与六部平级,倒是十分合适。皇族也需要好好安抚,毕竟高皇帝推翻暴秦,刘姓皇室抚育天下亦有四百年,善待皇室、皇族也是我等士人该当考虑的。”

“文先公言之有理。”孔融等人对杨彪的意见表示赞同。

借着,孔融指着图上标着的太学以及下面众多分级机构说道:“文远,太学中有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如今你又加上太医院和翰林院是何用意?”